洛南县文体局自包抓巡检街村农民增收工作以来,局领导高度重视,由局支部书记、副局长王亚鹏挂帅,文物旅游股股长费宏伟具体负责,以农家乐旅游为抓手,真抓实干,务实推进,农民增收工作初见成效。
巡检街村位于洛南县城以北,距县城45公里,该村辖15个村民小组,1864人,耕地面积为2350亩,人均耕地面积1.26亩,每年劳务输出可达500多人,2008年度全村人均纯收入2689元。
洛南县文体局充分发挥巡检街村地域优势,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依托洛潼公路大力发展公路经济,积极实施乡村旅游战略,加强农民科技培训,提升农家乐服务水平,推动全村经济发展。今年来,全村20%以上的农户主要农家乐服务为主导产业,在发展种植业的基础上,30%的农户发展第三产业,主要以客运、修理、零售、餐饮服务业为主的公路产业和劳务产业,10%的农户以养牛养羊发展养殖业,农民收入增加幅度明显加快。
在包抓农民增收工作中,洛南县文体局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和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全面落实各项惠农政策措施,按照“培育大户、菜畜互动、以旅促农”的总体思路,积极培育和壮大乡村旅游经济专业合作组织,形成吃、住、行、游、购、娱“一条龙”服务体系,提高市场竞争能力,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全面推进农村产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
具体工作措施是: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在县文体局帮扶包抓下,村两委会按照县镇的安排布署,把加快产业发展,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作为今后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工作,加强领导,科学谋划,周密安排,因地制宜。制定切实可行的产业发展规划,明确发展目标和重点,确定重点扶持对象,扶持发展产业大户、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落实各项产业发展奖扶政策,确保农民持续稳定增收。
二是大力发展绿色农业,加速推进“一村一品”。按照“以生态休闲为主体、以绿色蔬菜和畜牧养殖为补充”的产业发展思路,以专业户、专业合作组织建设为载体,加速帮扶产业发展格局。针对人均占有耕地少、单位面积产出率低、优质不优价、无公害农产品储存、销售等突出问题,仅凭发展常规无公害农产品已不能满足当前农业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按照“大力发展农家乐”的思路,加大无公害农产品科学技术宣传、培训、推广力度,培养一批农村技术骨干和专业户。扶持名、优、特、精、细和反季节菜开发,扩大蔬菜复种面积和生产规模,深化无公害农作物储存、销售产业化,壮大农家乐服务发展规模,促进畜牧业发展,规避市场风险,增加经济效益。
三是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步伐。坚持县内安置与异地消化相结合,力争形成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全方位劳务输出的格局。依托农家乐休闲旅游、矿产开发、农产品加工业,鼓励引导农民进厂、进城务工经商,最大限度地转移农民、减少农民、富裕农民。充分发挥各类培训资源,利用各种有效形式,加大对外出务工人员的输出前劳动政策法规、劳动技能培训力度,使务工人员有一技之长,实现“人人技能就业,个个竞争上岗”。切实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由体力型向管理、技能、智能等综合型转变,以适应现代企业的用工需求,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有序转移。倡导和树立“劳动为本、企业立身”的理念,按照“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的原则,引导广大群众家家寻致富项目、人人找致富门路,带动城乡二三产业发展,消化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
四是加快洛潼公路沿线“农家乐”建设,壮大产业发展。统一规划,规模经营,加快洛潼公路沿线的“农家乐”产业发展步伐;狠抓土鸡、无公害农产品等土特产的经销力度,大力扶持纯净水深加工等龙头企业的发展,加快第三产业发展,提高服务质量,增加农民收入。
截至本月中旬,已硬化农家庭院52户,面积2600平方米,硬化入户道路38条,面积3460平方米,形成日接待600人的产业规模,将使该村增收400万元,平均每人增收200多元。这些工作的顺利开展,是我局包村干部争取陕西老君山旅游开发公司投入资金、水泥、技术,村民投劳,村镇干部奋战两个多月取得的初步成效,我们规划移民100户,形成日接待1000人的农家乐新村正在紧锣密鼓地规划当中,不日将全面实施,力争在明年五一,使巡检街村50%的农户从事农家乐旅游服务,户均增收3万元,彻底改变该村的产业布局,成为商洛旅游第一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