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邡将在灾后重建中实现产业提升


     5.12汶川地震后,我一直非常关注地震灾区灾后重建的进展。

     根据党中央和国务院对灾后重建的区域对口支援部署,北京市负责开展对什邡的灾后重建援助,援助内容主要包括项目援助、智力支持和产业合作。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负责产业合作内容,主要任务包括对接什邡现有企业、产业合作投资项目、北京产业园区建设,智力支援作为推动产业援助工作的重要手段贯穿各个环节。

     在产业援助方案的多次讨论中,我都建议将智力支援作为援助的重点。

     长城所协助市经信委负责组织协调北京市相关智力资源单位,并共同开展什邡市及什邡北京产业园发展规划设计研究,多次组织研究机构和各领域专家进行现场调研和指导。产业咨询部经理李伟已先后6次带领产业咨询部、公共咨询部的业务骨干赴什邡调研,对什邡市的经济基础、受灾损失及灾后重建进程进行了全面细致的了解。

一、什邡是四川省经济强县

     什邡市是省域重点发展和培育的中等城市;成都平原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成—德—绵经济带的重要节点城市和经济增长点;德阳市域接轨成都的“前沿阵地”;成都近距离集生态旅游、休闲度假、运动体验、古蜀探源、佛教禅修为一体的复合型旅游目的地。

     自1995年起,什邡市连续十三年位居四川省县级综合经济十强第二。2007年,什邡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7.28亿元,其中工业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为64.5%,形成以食品(烟草)、化工为支柱,机械、冶金、医药、建材并行发展的特色产业格局。什邡是全国第一个“中国矿泉水之乡”和“中国雪茄烟之乡”。

     在“5.12”特大地震中,什邡市遭受重大损失。全市死亡人数5924人,倒塌房屋46.14万间,受灾面积达500多平方公里,工业、农业、旅游业损失惨重,全市直接财产损失889亿元,间接损失超过2500亿元。根据党中央和国务院对灾后重建的区域对口支援部署,北京市负责开展对什邡的灾后重建援助。

二、什邡迎来灾后重建的良好契机

     作为什邡的对口援建城市,北京丰富的科技资源和产业资源为什邡产业升级提供支撑。

     什邡地处成德绵经济圈腹地。成德绵经济圈的一体化,将为什邡实现产业结构升级、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创造良好条件。广青公路的建设开通大大缩短了什邡进入成都的空间距离,为灾后产业引入创造了有利条件。成什绵高速复线与成兰铁路建设完成后,什邡将拥有更加优越的交通条件,成为能够同时辐射西南西北的重要交通节点,有助于什邡发挥临路优势,发展相关产业。

     装备制造业成为德阳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带动力量。什邡可以德阳重装基地作为支撑,积极实现产业链衔接,努力发展机电设备制造产业。

     灾后国家及四川省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从财政、税收、金融、产业、土地、就业等多个方面提出了促进灾区经济全面恢复与发展的政策措施。

三、什邡灾后产业重建要实现三个转变、四个提升

     三个转变:由过去的资源驱动转变为综合要素驱动,由粗放经营转变为集约经营,有工业企业的分散布局转变为集中发展布局。

     四个提升:提升产业价值链位置,发展高端产业;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发展循环经济;提升已有企业的竞争能力,培育龙头企业;提升区域品牌和服务环境,承接产业转移。

四、北京产业园将成为什邡经济发展的助推器

     北京产业园作为产业援建的重要内容,着重突出生态型园区的理念,立足高端发展和生态环保,以打造生态环保产业园为核心,融入成都消费都市圈,大力发展都市产业、机械制造产业和节能环保产业。最终将打造成为产业升级发展的先行示范区、成都都市圈消费型产品服务基地、德阳装备制造体系的完善补充区和北京高技术产业规模化发展的植入加速区。

     在产业形态上,坚持“产业高端发展,凸现生态环保”的原则;在产业来源上,坚持“依托资源优势,承接外部植入”的原则;在空间开发上,坚持“产业专业布局,节点辐射开发”的原则;在带动区域经济上,坚持“辐射周边村镇,带动全县经济”的原则。

     在产业园发展的初期将主要作为产业集聚区,为全市提供大量就业机会;随着产业逐步导入和集聚,将会进一步优化什邡的投资环境,促进全市经济增长;产业园发展成熟将对全市经济形成扩散辐射,全面带动什邡经济发展。


 

我的相关日志:

2009-06-15 | 经济危机下,中关村是硅谷的亮点
2009-06-13 | 补助从制造方向消费者转移
2009-06-03 | 朝鲜核试验降低了核门槛,危及了核和平
2009-05-08 | “后危机”时代的中国策略
2009-05-05 | 中关村如何实现产业创新
2009-02-24 | 参加硅谷指数发布会
2008-08-30 | 奥运后体育要实现民营化
2008-07-30 | 改革仍需持续30年
2007-11-02 | 能源产业要着眼于市场化、民营化
2007-10-25 | 实现循环经济的突破口:发展再生材料产业
2009-06-05 | 中国涌现88个千亿城市
2009-05-25 | 首都的都市产业应全面创新
2009-05-02 | 临港产业——港口与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纽带
2009-04-08 | 重视技术创新 推动花卉产业壮大发展
2009-04-05 | 对汽车产业振兴规划的思考
2009-04-03 | 接待硅谷橡子园合伙人朱伟人
2009-03-27 | 让海淀园成为中关村的核心区
2009-02-02 | 海南应成为全世界旅游度假圣地之一
2009-01-22 | 要以“产业主导权”统领新时期的产业规划
2009-02-17 | 打破二元结构是刺激消费的根本手段
2009-02-09 | 碳交易——促进节能减排的新方式
2007-10-30 | 解读中关村产业发展新动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