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的六个月里,相当多股票的股价发生了百分之百的上涨,但即使在百分之百上涨之后,这些股票的股价仍没明显高估。比如,中国平安,伊利股份和申能股份。这些仅是其中的几个,如果投资人愿意统计,将会发现出现百分之百上涨的股票不是少数。另一方面,优质股云南白药以及用友软件,在过去的六个月里,其股价上涨并不明显。投资的任何理论和任何方法都应该来自实践,应该是对实践的总结。对中国股市过去六个月里大面积发生的价格翻倍的公司情况进行了分析,发现它们通通都是遇到过重大天灾,人祸或危机的公司。天灾,人祸或危机引起了这些公司的股价产生了接近于百分之七八十的狂跌。在狂跌之后,这些公司的股价,随即迎来了不可逆转和阻挡的翻倍走势。而在过去六个月里,有些公司的股价没有明显上涨,相当大的原因就是,在中国股市发生暴跌的时候,它们并没有下跌。
将上述两种情况进行对比,其实很容易得出一个简单的道理和常识,既大多数股价的快速上涨发生在疯狂快速暴跌之后,也就是说,真正能给价值投资者带来超平均回报率的机会主要出现在优质公司股价发生崩盘式暴跌的时候。我们都知道优质公司遇到某种危机的时候就会出现投资机会,这点是绝对正确的。简单或直白地说,一切优质公司的股价,不论因为什么原因引发了崩盘和暴跌,那么,一定会出现投资机会,一定会出现可以给你带来暴利的机会。你不必管什么原因引发了暴跌,不必浪费脑细胞,没那么复杂。只要暴跌,只要股价崩塌,就是买入机会,十有八九会带来暴利。这是对去过半年来在中国资本市场上所发生的事实进行总结后所得出的结论。现在,在很多方面日益不相信严格的推理和求证是资本市场上获利的关键。投资资本市场不是建楼房,不是修铁路,不需要逻辑推理和严谨的计算。资本市场不需要这些,在资本市场上,不管什么条件或什么原因引起任何优质公司的股价狂暴下跌,该公司均会出现买入机会。从这个意义上讲,投资和大脑无关,只和眼睛有关。无脑筋都可以,只要眼睛好,能看见涨跌就能成功。
云南白药和用友软件这些优质公司,他们的优质程度绝不逊色于伊利股份,中国平安和申能股份,然而,它们的股价在过去的半年里并没有发生强有力的上涨,其原因就是因为它们的股价没有发生下跌。这种现实的对比也能够揭示出一个显而易见的道理,对于价值投资者来讲,真正的获利机会与公司的质地和成长有关,但是,超常规的利润是由下跌提供的,不是由成长所提供的。从这种意义上讲,要想获取超常规的利润,公司质地反而是次要因素,主要因素或关键的因素是下跌,是疯狂的暴跌,没有下跌就没有暴利机会。
优质公司在稳定的价格水平上所能给投资人带来的回报总是略微比社会平均回报率高一些,因为,优质公司的成长和价值提升的水平要高于社会平均水平。优质公司在正常价格水平上靠单一成长所能够给投资人带来的收益大体上最多是在10%-30%之间,平均以20%居多。由此看来,单靠优质公司的成长,虽然能挣到钱,但不会有非常好的投资成绩,非常好的投资成绩是以把握下跌为前提和必要条件的,没有对下跌的把握和利用就不会获得一个特别好的回报。
我们可以进一步得出一个规律性的判断,好的价值投资者一定是喜跌的,一定是善于利用下跌的,一定是通晓下跌规律的。而任何股价下跌,都往往是由于市场发生某种事件引发恐怖和非理性所造成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又推导出一个规律性结论:所有好的投资人都是对大众心理有独到研究和利用的人,都是懂得大众心理,并且有很强的自我心理控制能力的人。也可以这样说,要想成为好的价值投资者,估值水平与估值能力是第二位的,第一位的是对人类心理的理解和熟悉,以及对大众心理的利用和对自我心理的把控。为什么巴菲特对选择接班人提出的四个条件,几乎全是对接班人心理素质和心理能力的要求,道理就在于此。
谈到这里,通过中国平安,伊利股份和申能股份等股票暴跌后所上演的股价翻倍走势,不由得想起了一些中国古话。中国人早就有一种观点,叫大破大立,先大乱后大治。实际上,这种传统的观点是跟股市发生的情况在本质上是一样的。在政治上,有大乱,则必迎来大治;有大治之后,则必导致大乱,这是千古不破的真理。股市也是一样的,有大跌就必有大涨,有大涨就必有大跌(前提是公司的内在价值一定要坚固)。大跌后大涨,大大地放大了投资人的获利,单靠公司本身的成长,并没有高回报,所以,股市也罢,社会生活也罢,政治领域也罢,终究是阴阳交替的。此时,仿佛真地看到了中国传统的阴阳太极图挂在了眼前,阴阳太极图所揭示的事物兴衰变化的规律实际上也是股市涨跌变化的基础,同样也是政治社会经济兴衰的基础。物极必反,终究是很简单的道理。天下有道,这个道就是兴衰交替。
以上就是通过对在过去半年里中国股市发生的现实事例的反思与回顾所得出的感悟。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实际上应该把这些抽象出来的原则作为行为指南,以之来选择和寻找新的机会。目前,我们感觉电力板块已经出现了这样的机会。电力板块极端困难的情形已经在开始消退,此时,应该适当考虑这个已经持续暴跌和持续经营困难的行业了。
投资利润的最大化不是来源于成长
评论
31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