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金砖四国”在俄罗斯举行首度峰会,传达它们在全球经济中扮演重要角色的讯号,它们借助此次峰会展现集体的能量,要根据自身经济实力争取它们应有的决定权。2008年,它们占全球经济产出的比重超过15%,已经成为构筑当代世界经济的部分砖石。
此次峰会备受瞩目,时值经济危机尚未见底,全球经济扑朔迷离的情况下,人们还是期待着新经济发动机能推陈出新,引领世界经济走出阴霾,重现世界经济的繁荣走势。西方发达国家深陷经济危机之中,自顾无暇,尚未恢复经济发展的元气,纵览全球,新的经济引擎、依然充满相当活力的就是“金砖四国”了,因此,无须遐思,四国峰会就足够分量引世人侧目了。
不过,除去此次峰会除去展现它们的经济权重之外,其他意义相对并不饱满。由于四国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模式有着深刻不同难以整合成为一个强有力的整体,不仅如此,这四国国内都存在比较复杂、难以有效解决的社会问题,而且在文化、政治体制等方面也存在很大的不同,这些情况极大限制了它们的整合力度,不可能发出很多一致的声音。
事实上,本次峰会除去集体要求扩大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中的影响力、建立一个稳定的、可预期的、更加多元化的国际货币体系之外,鲜见有其他共识。然而这些共识其实早已存在,意义并非有所超越。总之,此次峰会并没有显露集体力量的征象和意义。
首先,它们都是谋求自身利益而并非对全球经济进行实质性重构。此次峰会的努力所影响的范围没有超越它们自身,对其他国家产生足够的影响力,即使所谓安全的新国际货币体系也并非短时期内可以实现,其他国家也并未对此有所新的共识。此次峰会并未对其他国家的利益产生关联作用,即使西方发达国家也并未由此受到冲击,改变现有的世界经济秩序和经济格局;对其他国家也没有带来外部经济环境的新变化。
其次,四国之间并未对自身利益进行有效整合。世界主要石油输出国成立欧佩克,目的是集团行动维护他们的利益,不再被西方发达国家所牵制,由此带来世界性的经济调整;成立于1964年的77国集团,其宗旨是在国际经济领域内加强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推进建立新的国际经济新秩序,加速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进程,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力,其宗旨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认同并加入其中。而“金砖四国”并没有深刻的共同利益以借此机会实现共同的利益目标和前瞻性的全球共识,吸引其他国家的关注。
再次,此次峰会缺乏长远、开放性的议题框架,不具有建立国家集团的建设性。“金砖四国”,论其人口和经济实力在全球经济中的份量举足轻重,但是并不意味他们对全球经济的贡献力度与此匹配,可以对全球经济秩序和经济结构带来崭新的变化。同时,四国之间所讨论的议题并不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为其他国家所借鉴或者获得助力以推动本国的相关议程。
国际贸易在经济危机中受到严重影响,旧有的贸易关系受到冲击,亟需建立新的国家间贸易关系,让国际贸易重现光彩为各国经济注入活力。而这需要寻找发展的契机,正如任何交换发生一样,此次峰会就应该是这样的机会。
四国之间彼此的贸易在很长一段时间一直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直到世界经济危机爆发才让它们认识到彼此的重要性,只是此次峰会尚未深入涉及彼此间如何加强贸易往来和制定活络四国贸易乃至更广阔范围国际贸易的新规则。
国际经济形势总是倒向实力强劲的一方,以吸附其他经济实体的发展成果。发展中国家在很长一段时间均或多或少的、情愿不情愿的借助西方发达国家的国际分工获得发展,没有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合作很难实现经济的更上一层楼。因为发达国家的强劲地位使得它们占尽国际贸易间的优势,获得巨大的收益。又由于其在一些方面的垄断加剧了财富向富国的流动。
如今的世界经济危机,让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乏力或者陷入衰退,但是“再瘦的骆驼比马大”,它们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份量并未减损多少,特别是美国,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均与它有着密切的经济交往,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而“金砖四国”的此次峰会并未涉及如何在减少或者规避发达国家的影响下实现经济的腾跃,这一点非常重要。虽然改变或者终结这种国际经济发展模式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但是此次峰会或许为此开了个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