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荣杰现在已经坦承自己并未在该论文上着一笔,只可惜在为自己洗清抄袭污名的同时,也同时掉进了更大的抄袭陷阱:一字未写却能腆着脸成为第一作者,这其实是更高层次更安全的抄袭。试想,如果杨伦的论文是原创,陆荣杰的第一作者身份,恐怕永远无人敢质疑。
公众由此得以窥见造假这个学术恶瘤的生存环境和状态。也使得比个案的抄袭行为更丑陋的潜规则浮出水面:抄袭常态化;第一作者领导或者权威化;学术期刊势利化;还有丑闻曝光后的“护短化”。
学术造假恶瘤的生存环境和状态
评论
7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