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亿元大宗交易背后——主力剑指何方?


   17日,在沪深两市的交易中发生诸多的大手笔交易,总共涉及到18只股票,交易金额高达4.67亿元。武巍觉得非常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些股票中,虽然涉及的资金和板块不同,但操盘手法却惊人的相似,国泰君安总部和招商证券上海肇嘉浜路营业部对多只股票运用了相同的手法,交易了包括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和招商银行在内的11只股票,涉及金额为4.05亿元,合计3208万股。

 
    这18只股票中,交易量最大的为风帆股份,涉及金额达1.566亿元。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和招商银行分别遭减持2468.26万元、819.61万元和2466.08万元。这些交易的卖出方集中在上海,分别是国泰君安总部和上海肇嘉浜路证券营业部。

    这一奇怪现象,同一个股票在两个证券公司营业部的操作一模一样。以工商银行为例,该股股东A,从招商证券上海肇嘉浜路证券营业部卖出173.43万股,交易价为4.87元,而在国泰君安总部,股东B卖出了219.68万股,交易价也是4.87元。同样的情况还发生在合肥百货、广州友谊、伟星股份、苏宁电器、广电运通和九阳股份。

    同样的操作手法运用在不同的股票之中,但市场在18日又走出了震荡向上的行情,而此人所操作的股票中既有大盘蓝筹又有较小市值的股票,此举的背后原因很是值得推敲。武巍认为有两点是比较可能的:1、此人为主力的一个引子,借此举为主力的实际出逃掩护;2、从此人所操作的这些股票可以看到几乎都是在中线上已经有了一定涨幅的,此为主动地调藏行为好赶得上市场热点的切换,所以,从这一举动也可以看出游资对未来市场的方向还是看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