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重启,市场是否迎来扩容潮


  桂林三金药业股份有限公司18日获得证监会批文,并将于下周开始招股。公开资料显示,三金药业已于2008年6月23日通过发审委审核,预计募集4600万股。成为自2008年9月以来第一家获准新股发行的公司。分析人士认为,IPO重启首单选择了中小板的公司,且仅有6亿多元的募资规模,显示出了监管层对市场的呵护。桂林三金属于较为成熟的医药板块,定价极具可比性,且发行规模适中,市场预计不会对市场造成太大冲击。

  

  本次发行采用网下向询价对象询价配售与网上资金申购定价发行相结合的方式同时进行,其中网下发行不超过920万股,即发行数量的20%。本次发行初步询价期间为2009年6月22日至6月24日,正式发行时间为6月29日。桂林三金是国内最早生产现代中药制剂的厂家之一。 2008年实现营业收入9.86亿元、净利润2.74亿元,每股收益0.67元。主要经济指标连续多年居广西医药行业首位,并位列中国中药行业50强前列。

  

  本次发行引市场关注的焦点在于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发行方式与价格。本月10日,中国证监会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新股发行体制的指导意见》,对新股发行价格进行市场化改革,桂林三金是该意见发布后首家在深圳中小企业板发行的股票。改革后的定价方式由网下机构投资者出价,发行人与主承销商协商确定价格,定价过程与定价结果由上述参与主体自主决定和风险自担。配售对象参与初步询价报价时,须同时申报申购价格和申购数量,申报价格不低于最终确定的发行价格对应的报价部分为有效报价。这样使得如申购者报价过高,则将提升股票的发行成本,相应压缩股票上市时的二级市场赢利空间,如发行价过高,则不排除二级市场上市时“破发”的可能。因认购风险的存在,市场化改革可能大大减缓巨量资金涌入一级市场进行无风险套利的行为,这是投资者参与今后新股发行所必需面对的一个新局面。

  

  二是IPO重启之后,其后的新股发行是否大批启动的问题,即市场是否迎来扩容潮。如果说IPO重启之后首家只有一家且融资有限,属于管理层对市场进行试探的话,则根据资料显示,除桂林三金之外,2008年另有33家企业通过证监会审核暂未发行,这些企业预计发行股数达144亿股,计划募资722亿元,如果按市场定价,募资可能还会高些。而且,2009年则还将会有新的股票申请发行。这样的话,就可能对股市运行造成冲击。如何平衡这种冲击,将取决于各方进行的搏弈,比如市场过热时,发行速度就将可能提升,如市场重陷低迷,则发行可望放缓。短期来看,市场扩容压力尚还没有形成。

  

  18日世界银行将中国2009年经济增长预期上调至7.2%,并称中国政府没有必要在今年出台新的财政刺激方案。与此前国务院常务会议认定中国经济将进入复苏关键期相对应。与此同时,全球游资因信息恢复有再度活跃之势,这一局面继续对多方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