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向互动是提升传播影响力的关键


2008年,中国经历了“3·14”拉萨骚乱、“5·12”汶川地震、北京奥运及金融危机等重大事件,这些无一不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也通过铺天盖地的媒体报道,让世界知道了中国,让世界了解了中国。

但是在奥运后,欧美一些民意调研机构发布了新一轮的“国家声誉”排名,中国的“国家声誉”并没有因为奥运会的完美举办而提升,相反还有所下降,不少国外传媒甚至大力宣扬“中国威胁论”、“中国责任论”,妖魔化中国,扭曲中国的国家形象。公关传播专业人士分析认为这是中国以往长期单向度、灌输式的“宣传”所带来的负面结果,在媒体传播上只看到政府单方面的声音,听不到大众的声音,缺乏互动沟通,国外媒体无法真正了解中国,也就无法把真实的中国告诉本国民众。因此,从公关的角度思考,要彻底改善中国的国家形象,中国还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国家公关,可以借鉴美国、英国、香港特区政府等政府公关手段,甚至聘请专业的公关传播公司来策划与执行。

现代公共关系的创始人艾维·李在公关中有这样一个著名的观点:“公众必须被告知---向公众讲真话”。他认为,公众对信息具有相应的知晓权,他们对信息的真实性具有高度的关注性,因此作为一个政府也好,企业也好,都可以向公众“讲故事”来传播自己,以提高自己的形象,但无论“故事”多么精彩,绝不能有欺骗与愚弄公众的成份,否则失去了公众的信任,任何形象都将受到毁灭性的打击,真实的“故事”才能让公众真心接受,即使你说的是真实的,如果公众不知情,真实也可能变成“不真实”,曲解、误解就会接踵而来,甚至产生反感。

西方国家传媒通过100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和自由的传播方式和手段,这种相对公开和透明的信息传播也影响了全球公众的信息接受习惯,如信息沟通的双向对等、观点的多元化和公正性、新闻报道的客观独立和多信息渠道等媒体游戏规则。可以媒体决定公众议程,影响公众的认知与判断,这在西方国家体现比较完美,但在以前的中国由于新闻传播方面的限制,媒体对公众的认知与判断无法形成真实的引导作用,灌输式的“宣传”,生硬的教育难以让人把真实的故事当作真实来看待,相反具有逆反心态的人们会把真实的故事“虚假化”,否认信息的真实性,许多群体性的冲突就来源于此。

因此,互动式的沟通与传播在公关工作上日益重要。在以互联网为中心的全球传播时代,单向度的“宣传”模式日渐式微,强调双向互动的“传播”模式逐渐取而代之。我们与客户、消费者、员工之间的关系,如果仅仅靠公司层面单方面的制定规定、出政策,可能并不能起到良好的沟通效果,并不一定能形成共识,因为缺乏互动性,也就没有积极性,客户、消费者和员工往往会认为与自己无关,所谓事不关已,高高挂起。而如果公司的规定、政策都邀请员工或者利益相关者来参与制定,给予他们一定的话语权,由于事关自己的切身利益,他们会真心参与,真诚沟通,效果比单方面的发布要好得多。

 那么如何进行互动式“传播”?要进行互动式的“传播”,我们应该注意以下三点:

 一、互动式“传播”依赖于参与的多层次性和广泛性。既然是互动,一个人不能是互动,两个人才是互动,一群人也是互动,但要达到传播的效果,必须是许多人、许多群体广泛参与的互动。对于企业来说,要形成互动式“传播”,要发挥传媒、员工、消费者、领导者、经销商、供应商、社区民众、政府组织等个人或组织的作用,形成全员公关,全员参与的态势。我们不能自说自话,单方面地发布我们想说想宣传的东西,而忽视了消费者、传媒等群体真正关注的内容,我们在传播时要考虑到其它群体的认知需求,考虑到他们的价值判断体系以及其自身生存的需求,而不能一厢情愿地进行自我传播。

二、互动式“传播”要多样化和生动化。如何让传播更有效,关键就在于传播的方式和内容是否对公众具有足够的吸引力,生硬死板的教条是很难让公众感兴趣,必须要对传播内容和方式进行梳理,确定多样化的传播载体,制定生动化的传播内容,才能真正让公众产生兴趣。比如,我们在传播载体上可以选择报纸、电视、广播等多种媒体进行不间断的交叉传播,而在传播内容上有声、有像、有静态也有动态,生动化的内容、活泼的传播形式更容易吸引公众的眼球,更容易让公众记住所传播的信息。     

三、互动式“传播”要借助一些重要事件。从传播的角度来看,事件是新闻的由头,更是传播的导火索。不管是国家公关也好,还是一些大品牌大企业的公关也好,最好的公关载体就是事件,因此,好的公关是善用事件,会用事件,用好事件,有的单位和组织甚至因为公关需要而专门“制造”事件,也有人说是“制造”新闻。而这些事件也可以说就是一些真实的“故事”,2008年在中国发生的3·14”拉萨骚乱、“5·12”汶川地震、北京奥运及金融危机虽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的国家形象,但中国政府也借助这些事件开展了广泛的公关活动,让世界开始真正认识和了解中国,从政府在处理这些事件的过程,我们也看到了互动式“传播”的重要性,每一件大事,政府有声音、媒体有呐喊、民众有回应,不管是大人物,还是普通老百姓都通过电视、报纸、广告以及互联网广泛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对外媒的开放、对事件的公正处理、对舆论的正确巧妙引导,都一改以往的单向度的灌输式的“宣传”,以全新的姿态实现了“沟通”和“传播”的互动性,把一个全新的中国介绍推向了世界。

世界传媒大王鲁伯特·默多克说“谁掌握了传播的入口,谁就获得了整个世界”。谁在公关上做得漂亮,谁就可以让大众由旁观者、追随者转化为行动者、创造者,进而实现组织利益的辩护和理解;谁在传播上做得漂亮,谁就可以增加自己的影响力,提升知晓度和美誉度。

一个国家如此,一个组织如此,一个企业、一个品牌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