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怜的外乡人
近日重庆万达的几个兄弟谈起了孩子:
“我每回回家就和过节一样,孩子总是问‘这回能不能不走了?能不能在家呆上一万年?’”
“我刚刚回到家,孩子就问‘爸爸,您下回什么时候回来?’”
“爸爸,您是大骗子,您讲我想您的时候您就回来了,我都想您好几回了,您也没有回来”。
大家讲这些的时候,脸上带着幸福的微笑,我能明白大家的心里在掉眼泪,甚至是在流血。
听着大家的叙述,我不禁叹了口气:大家真的不容易,为了事业牺牲了太多东西。缺少了父爱的孩子,饮食无忧之下,缺少不少幸福感。从另外的角度来讲,缺少了与孩子亲近的父母也失去了不少,随着孩子的长大,我们也永远失去了享受孩子的“稚爱”的良机呀。
可怜的本地人
我在开会时公开讲过,要可怜外地人,他们为了事业而抛家舍业,他们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放在了工作上,睁开眼就是工作,合上眼前还是工作。最可怜的是当他病了,连个端水的人都没有。
其实更可怜的是本地人,由于领导是外地的,他们回不了家,经常带领大家加班,本地人有家也不能回,好可怜呀。他们早晨上班时孩子可能还在睡梦中,他们回到家时,孩子也已经睡着了。
既然选择了万达,选择了工作,就意味着放弃一些什么。
要奋斗就要有牺牲,虽然现在不是战争时期了,不会牺牲生命,不会流血了,但一定会牺牲时间、精力等等。是呀,天下没有免费午餐,如果连时间都不肯牺牲,想要取得成绩是不太可能的。
又到父亲节
任光荣总讲今天早上听了《父亲》这首歌,心中充满了感慨:都说养儿为防老,可是就是抓 不着呀。
作为父亲,我们亏欠了孩子太多,我们经常讲是为孩子的未来而奋斗,以此安慰自己,其实有些东西是不可能用钱来衡量的。
作为孩子,我们亏欠父母也是太多了,为了自己的事业,我们放弃了与父母在一起的时间。虽然在物质上给了父母一些补偿,但父母所期待的“精神赡养”却是我们所不能给予的。
父母为了我们的事业,放弃了他们的需要。他们除了对于生活的必需之外,更期待着孩子能够常回家看看,能陪他们聊聊天,哪怕是陪着坐一会儿也好呀。但就是这一点我们也做不到,在父亲节来来临之际,在重庆向远在北京的父母请安,期待他们能够身体健康,在经过半生的艰苦生活之后,能够享受一下幸福的生活。
人活着就是来受苦的,这我非常赞成。来重庆两年半了,如果有所成的话,也是代表牺牲了所有一切,过着没有任何品质的生活,把所有的精力和时间放在了工作上,这些值得同情而不是羡慕。
“前十年看父敬子,后十年看子敬父”。我期待在我的拼命工作之后,能够让父亲以我为荣;同时也期待张祺能够以我为荣,其实这就是轮回呀。
以此纪念2009年的父亲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