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最有力量推高房价?
土地是不可再生的稀缺资源,而土地和资金如影随形。土地出让金准确地说,是土地使用权的交易价格;也可简单地理解为地价,其价格高低取决于土地市场的供求关系。土地出让金已成为地方政府预算外收入的主要来源。故有“土地财政”之说。土地还成为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重要杠杆,用行政权力重组资产形成符合银行融资条件的资产。问题是,政府主导的有些项目,如高速公路,在西部投资大,回收期长,而且缺少现金流。在通过卖土地,操作土地价格,维护银行信誉确实存在风险,最大风险是推高房价、地价会失民心,政策风险不能不虑。
现行金融体制规定融资主要是不动产作抵押,融资—拿地是中国房地产难以突破的简单模式,但银根收紧,房地产开发的疯狂局面就会收敛,房价上涨也会乏力,所以银行也是制约房价的重要钳制力量之一。
房地产开发商的冬天现在真的来临,现金为王,销售不畅,融资艰难,不管媒体如何炒作,房地产开发商不是慈善家,总是要赚钱的,大浪淘沙,让优秀的开发商成为产业健康发展的支撑,有待观察。
市场有力量推高房价吗?如果老百姓收入增长快,城市化快速发展,高房价就会强力支撑。目前能买房的,大部分都买了。重庆目前还有268万平方米空置房,集资房、经济适用房、商品房等不同价位的房源进入市场,据报道,2009年重庆市民人均增收900元,上周重庆主城区商品房成交套数上升12.86%,达到5475套,成交均价上涨125元/平方米,达到4308元/平方米,创下连续五周来的新高。三千万市民张望一个“宜居重庆城”,前五月重庆住宅均价每平3167元。很显然,重庆房价虽然有上涨空间,但收入增长客观上不支持上涨。
有专家指出,今年1-4月份全国财政收入下降9.9%,支出增长31.7%,照此速度,年底可能突破9500亿的财政预算赤字。同时,1-5月份已完成全年投资预算额度的61.9%,三季度以后政府依靠基建等投资拉动经济的力度越来越小。因此要刺激社会资本投资。从宏观政策看,2009年4月29日,国务院发布通知下调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资本金比例,5月28日又下发配套细则,其中提出房地产类投在项目资本金下调比例在5-15%左右。但银行和国土部门没有配套的细则措施,导致房地产开发在操作上存在难题。从开发程序上来说,开发商需要先拿下土地证,然后去找投资商或银行融资。而目前最制约开发商的是土地出让制度,一次性缴纳土地出让金的情况下,开发商资金压力并没有减少。虽然目前有部分城市出台了分期付土地出让金的政策,但是对开发商来说,最重要的是拿到土地证向银行贷款。因此,在银行审贷政策没放松,国土部门发土地证政策没调整的情况下,仅仅下调35%的项目资本金比例,并不能刺激房地产投资上升。
吸引外资投入房地产也许有成效。很多外商投资企业在资金上都出现了一些问题,导致一些正在建设或准备建设的项目都不得不暂时搁置,而新增投资项目更寥寥无几。华夏时报报道,商务部上书国务院,建议松绑外商投资房地产。
据商务部统计数据,今年1-5月,全国新批设立外商投资企业7890家,下降33.78%,实际使用外资340.48亿美元,下降20.41%.“随着国际金融危机从金融领域扩散到实体经济,外商投资受到明显影响。短期内实现恢复性增长有一定难度。”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姚坚6月15日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说,“未来政策将重点支持结构调整、扩大就业、区域发展和节能环保等方面的外商投资。”姚坚表示,一是更好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对高新技术产业吸收外资提供支持;二是区域性调整,在中西部吸收外资下降了30%以上的情况下,如何支持中西部的协调发展;三是进一步下放审批权限,要进一步提供投资和贸易的便利化,为企业提供更好的资源和服务。
外在引进也要看宏观经济面,中国挺过2009年困难期,相信会有新的经济高潮来临。
谁最有力量推高房价?
评论
3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