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告诉你一个做第一的方向!
如果你是一个绘画爱好者,如果你是一位中国画的苦苦求索者,那我就告诉你一个做第一的秘诀.
各行各业,都有蓝海,你可以在这片天空下,有所作为.国画领域的新蓝海你找到了吗?
我国著名画家中,许多人都以画某物某景见长,比如吴冠中先生的黑白灰江南水乡,徐悲鸿的"马",齐白石的"虾",李可染的"牛"。说起画驴大师,我们不得不提两个人,一个是宋代的画家朱子明,另一个则是当代画家黄胄, ,现在一些人士已把黄胄画驴,徐悲鸿先生画马,齐白石老人画虾,比之为我国近代画坛“三绝”。
你能成为中国的四绝之一吗?
若干年以后,人们再提起三大家时,也会说加上"张某某或李某某的海参",并称中国四绝。
中国地大物博,人才多,各行各业,要想做出点名堂来也是不容易的。
当然做任何事情都要讲天时,地利和人和的。行业和学问有时也有时髦和不时髦的风向标之说。建国初期我们最需要国防威慑力量,当然,搞原子弹就是国家的需要,历史使命,就是重中之重。其实每个时期的英雄和榜样人物,如雷锋,王进喜,焦玉禄,张海笛,朱伯儒,许振超,袁隆平等等,在他们的身上,都有时代的烙印。时事造英雄.
在中国的雕刻题材里,不乏梅兰竹菊,蝠鹿松柏。海参,深情厚意。 我们的国宴之上必不可少。 古巴最高领导人卡斯特罗就非常喜欢吃中国餐,最爱吃海参和松花蛋,最爱喝桂花酒。
接触海参已有三十多年,最早是在人们的婚庆宴席上品尝的溜海参,炒鱿鱼,1991年在华宇国贸公司作进出口科长时,曾出口梅花参到乌兰巴托,直到在青岛策划和从事海参行业,随着认识加深,对海参的感情也越来越深,对海参文化开始有所理解。2003年,曾经向岛城的一位国画家提出过一个要求,请他为我们公司画一副写意海参画儿,后来被婉言拒绝了,他说不是什么东西都可以画的,理由是海参不入画,对于这种说法,我将信将疑,持保留意见。到04年左右,我看到了大连非得海参肽酒的"非得"二字,显然就是写意海参字,后来,在廖玉麟老师编辑的海参著作中,也看到了早些年画家为廖老著作绘制的插图,作为学科著述,,插图白描以工笔和写实为主.写到这里,你可能已经明白我要说的大致意思了.
世界之大,没有什么不可能,只有不可能是不可能的。
一粒大米,可以微雕红楼十二钗,一副丹青可以表现流云暖日,斜风细雨,连水母,泥蚯,蝌蚪儿都可以入画,海参为什么不能入画,为什么不能作海参为题材的中国写意画儿呢?在别人认为不可能的事情上做出可能来,就是一种了不起。
没骨画,中国画技法名。不用墨笔为骨,直接用彩色描绘物象。相传为南朝梁张僧繇所创,唐代杨升擅此画法,用青、绿、朱、赭、白粉等色,堆染出丘壑树石的山水画,称"没骨山水"。明代董其昌、蓝瑛等仿之。五代黄荃画花钩勒较细,着色后几乎隐去笔迹,遂有" 没骨花枝"之称。北宋徐崇嗣效学黄荃,所绘花卉,摒去墨线钩勒,只用彩色画成、名"没骨图";后人称这种画法为"没骨法。"清代唐于光、恽寿平等仿之。在08年的青岛书画展会上,我还看到了一位西安大师的"没骨马".
海参(辽参)棘皮动物,无明显骨感,但变化多端,多以黑褐色或灰褐色居多,私下以为可以结合没骨技法,用国画笔墨丹青大写意手法表达。
国画可以描图状物,写情达意。海参,深情厚义.以海参为题材,特别是以渤海湾产的温带种的刺参为题材作画儿,本身立意好,表情达意:中庸谦和,刚柔相济。不管送商还是送官,无论送亲或是送友,以海参为题材的写意国画作品必有一席之地。
当然在海参产区生活的画家,自然有更多优势,描摹海参。不必临池画鱼,照猫画虎。
成功需要机会,需要踏踏实实做准备,也需要切入点。学以致用,这样讲好象是功利了一点,但你不能否认这也离不开时代的需要。
看着许多在国画领域试图有所突破标新立异的上下求索者,我想说:您画虾画得再好,只会有白石之风,不会在齐白石之上,你画马画的再好,人们总要拿你和徐悲鸿作比,难出其右,因为这些题材是红海,而海参题材是蓝海,你做得早,画得好,你就是“某某某的海参”。当然和苏姗大妈一样,要有梦想,要有实力.(I Dreamed a Dream Susan Boyle)
对于作画儿和作学问一样,不做平凡人,不走平凡路。“马”要画,“虾”要画,“驴”要画,更要画“参”。这样你可能更容易成功。
不过愿意画马的继续画马,愿意画牛的继续画牛,因材施教,量力而行,不必一刀切。
告诉你一个做第一的方向!
告诉你一个做“海参画”第一的方向!
就算是节日礼物了。
谢谢大家多年来对我们的大力支持和关爱。
“李某某的海参”,以我之才,是完成不了了,期待你的上佳表现,功成名就之时,别忘了送我一副写意海参画。对,写意海参画儿。
2009-6-13
李书勇
于青岛
敬请关注中国圣朗海参文化系列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