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贴”为何总“贴”在车改上?除了发放“车贴”外,就再没有公车改革的路?公车改革已有十多年,各地在探索、在渐进。但诚如有关人士所分析的,由于缺乏监督约束机制,不是把“车改”变成干部变相增加福利,就是越改公车越多越威风、越豪华。为了官员的体面和方便,整个社会付出了沉重的环境与资源成本,付出了政府形象和社会风气的成本,付出了高额的行政成本。公车改革迫在眉睫。
贴上“车贴”就是公车改革,其实是将改革“标签化”,将车改福利化。公车改革驶向何方?新华社曾发表一篇文章指出,当前的公车改革要想顺利推进,必须抓住淘汰、采购、使用三个环节“三管齐下”。淘汰是指要加速淘汰环保不达标、油耗惊人的老旧公务车。与淘汰环节相对应的是,应当尽快对公务车采购环节做出新的指导和规范。与之配套,对低油耗节能环保型汽车和清洁能源汽车的税费奖励政策应当尽快细化、出台。当然,这是否科学、合理、有效还有待论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