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年轻市长抄袭论文?


宜城市长周森峰一时之间成为舆论焦点,这是不可避免的,如果一味回避则适得其反,民众期待政府官员积极并且亲和的面对民众,成为新闻之后必须建立操作预案以彰显诚意,否则任何规避都会加重人们的质疑。

要成为公众人物必须付出代价,如果没有别出心裁的政绩或者强有力的说辞来展现个人特质,那么只好由质疑来代替了。信息时代,民智大开,人们积极参与监督,对任何热点问题都不会放过,对任何热点问题都会投入相应的热度。公众人物不仅仅要享受权力,更应该承担公众责任,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就不能胜任公共管理的职责,这是最直接的看法。

论文抄袭是当前硕士、博士论文的一大通病,少则几段,大则几节是存在的。如何由此去衡量一个人的道德问题直接考验中国教育体制和教育思想,然而公众人物的责任也是这样的,就是通过自身努力去改变社会弊端或者通过争论辩护来达到对现有体制的维护,这就是要成为公众人物的责任,是无法逃避的。

成为公众人物其实不必有很高的道德高度,而是遵守基本的社会行为规范,就是坦率面对个人问题,并且及时与舆论沟通,这是基本的职责,并不是道德上的要求。名烟也罢、让人打伞也罢,关键是这些问题与个人职责是否相符,一位公众人物,一方官员,必须应有政绩或者施政的若干方案,必须将社会问题和公众的福祉放在首位,成为舆论的关注点才是成功的政治人物,否则就是失败的。

如何引领舆论关注官员的职责运行,必须公开、透明,与媒体、舆论、群众建立良性互动,这是社会改革的期待,也是中国未来的希望,如果做不到这一点,作为公众人物也是没有尽到应有的责任。作为公众人物,作为政府工作人员就必须承担这样辛苦的工作,只有这样才算承担了责任,才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达到对社会的影响,这是对公众人物的基本要求,是必须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