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小化多边主义是个很好的提议,即问题相关国达成一致要约,其他国予以肯定或者接受。
这个主张使得问题解决有了很强的针对性,更容易获得广泛共识,更具有建设性。无关宏旨的国家涉及这些问题显然会使得框架结构大而无当,更无助于相关国抓住问题的实质。上海合作组织就是在这种思路下形成并且受到周边国家青睐的。
最小化多边主义,也有其局限性,朝核六方会谈就是明证,相关国主要是朝鲜和韩国,外围国家是日本、美国、中国和俄罗斯。纯粹的、决然的最小化多边主义显然也不可取,只是为了取得多变会谈的最大成功需要有所最小化而已。
面对全球气候问题和艾滋病防止问题,确实需要主要相关国拿出诚意与策略来应对这些事关全球的问题,这样也是明确责任,增加相关国的责任意识,而不能向其他无关宏旨的国家推卸责任。不过,很多时候都是世界大国才能倡议去解决这些问题,一些发展中国家很难为此达成协商一致的动议。
国家之间总有矛盾,即使同种制度的国家也未必能够站在一个立场上思考问题,中越之间就是这样,要让两国共同达成事关全球的某一问题的协议显然有很大的难度;中南部非洲国家为防止艾滋传播达成协议因为国家之间的战争因素更加困难。因此,所谓最小化多边主义也是在行之有效的原则才能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