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滋生新纨绔子弟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家庭富裕起来,但优越的物质生活,也在不知不觉中滋生着一个令人忧虑的特殊青少年群体——城镇“新纨绔子弟”。
    这个不良群体中的孩子大多为15岁至18岁左右的初高中在校生或毕业生,他们正值升学或就业的年龄,却不务正业、不思进取,而是追求享受、肆意挥霍,经常出入餐饮娱乐场所,甚至惹是生非,扰乱社会治安。
     “新纨绔子弟”群体的产生,大多与家庭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一是富有家庭对子女的盲目放纵。有些私企老板的子女,因生活条件优越而贪图安逸,不愿吃苦,不好好读书。有的初中勉强毕业就成了自家企业的“少东家”。这些“少东家”,不但不虚心学习经商之道,往往还对员工颐指气使,而且随意动用资金,吃喝玩乐,胡作非为。
      如一私企老板有一个18岁的女儿,靠自费念到高中毕业,因高考无望而一直呆在家中。在其父为其购置的高级激光音响、影碟及港台影视画报的陪伴下,开始了无聊的生活。她经常出入歌舞厅,时常更换男朋友,锦衣玉食,一掷千金。她曾骄傲地对别人说:“我爸有的是钱,我就这样吃一辈子,玩一辈子,他也供得起。”
      二是父母特权思想的影响。由于社会上腐败现象的蔓延及一些领导干部不能廉洁自律,使其子女自认为是当地的“龙子”、“凤女”,处处觉得高人一等。有的在学校横行霸道,任意欺侮同学,甚至连老师和校长也不放在眼里。如有的领导子女洋洋得意地逢人便讲:“学习好坏无所谓,将来反正我老爸一个电话,好工作尽我挑来任我捡。”这些“小衙内”们甚至在社会上称王称霸,伤害无辜,有恃无恐。
      三是普通人家对子女的溺爱。在“新纨绔子弟”中,普通家庭的子女也占相当比例。他们大多是70年代中期以后出生的子女,大多被父母视为掌上明珠。他们的家庭条件虽不优越,但从小却娇生惯养,手不能提,肩不能担,书还不好好念。有不少这样的孩子,初高中毕业后无所事事,外出打工嫌苦嫌累,做店员当保安嫌挣钱少,什么活都不愿干,还想过有钱人家子女的优越生活。多数父母出于溺爱,就以孩子尚小,玩两年后再说为由,放任他们在社会上闲逛。尽管父母过着节衣缩食的日子,而对其子女,还是要钱给钱,要物给物,百依百顺。结果,这些孩子越来越好逸恶劳,越来越热衷于吃喝玩乐,经常出入娱乐场所,俨然一个“公子哥”、“阔小姐”。
      作为跨世纪的一代,他们肩负着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重任。对于“新纨绔子弟”的出现,应当引起家庭及社会的密切关注,万万不可掉以轻心!否则,国之忧,民之患说不准就产生在这一代“新纨绔子弟”群体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