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谚云:行情在绝望中产生,在彷徨中发展,在快乐中死亡。自股指从1664点探低反弹以来,上证指数已经上涨千余点,涨幅高达63.82%。这在金融危机的阴霾尚未消除,宏观基本面没有出现根本性好转的情形下,显然是难能可贵的。
今年的1月到5月,上证指数月K线连收五阳。如此的“辉煌”,即使是在“千点论”一语成谶,并由此展开一轮火爆的大牛市行情时也不曾出现的。而在股指战战兢兢缓慢爬升之时,绝大多数投资者无不时刻绷紧着神经。特别是,当4月22日股指再次走出一根放量的大阴棒时,相信许多投资者都对后市失去了信心。毕竟,一来股指反弹的幅度已经不小;二来包括基金等机构投资者都在减仓操作。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5月份仍然以红盘报收。并且,期间反弹新高不断,上证指数最高上摸2688点,离2700点只有咫尺之遥。而在6月份的第一个交易日,受国内成品油价格上调等因素的影响,上证指数大幅高开,并最终以3.36%的涨幅上涨88.35点收在2721.28点。
市场就是如此的充满魅力,也是如此的“反复无常”。历经了6月份的“开门红”,接下来的行情,到底将是红六月还是灰六月呢?
应该说,市场走出红五月,作为权重股的中石油功不可没。中石油的一举一动,无不左右着股指的涨跌。也正是由于中石油关键时刻的奋力拉抬,才保证了五月份股指的持续向上。特别是在新股发行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公布之后,无疑打击了市场投资者的信心,但中石油在5月25日以及27日的上涨,均使大盘转危为安。因此,到底是红六月还是灰六月,市场不能不看中石油的脸色。某种程度上,上证指数将成全球市值最贵的中石油的“影子指数”。
除了中石油,作为机构投资者代表的基金动向也非常值得关注。此前的几个月,基金已有小幅减仓的迹象,但是,基金的仓位相对而言并不低,只要基金不大规模减仓出局,市场的稳定至少可期。而且,今年以来新股的发行逐渐回暖,诸多新发基金也进入了建仓期,这些均对于行情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当然,决定行情能否向纵深发展的主要因素还在于宏观经济基本面。数据显示,今年1~4月,城镇固定资产投资37082亿元,同比增长30.5%。同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741.2亿元,同比增长15.0%。里昂证券中国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在持续8个月的“潜水”之后,4月份终于以50.1%跨越“牛熊分界线”,重新回归景气区间。这些数据虽然令人欣慰,但前4个月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发电量、今年一季度GDP增速等重要指标同比都是负增长,而4月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和生产者价格指数(PPI)继续双双负增长,为经济复苏增添了变数。
另外,新股IPO的重启、创业板的即将挂牌,以及今年七月至十月大小非解禁高峰期的到来,无形中将改变目前市场的供求关系,也将影响着投资者对于后市的信心。
笔者以为,无论是红六月还是灰六月,在经过了强劲的反弹之后,保持高度的谨慎对于中小投资者而言才是最重要的。毕竟,目前市场上的不确定性太多,投资者信心还没有得到有效的恢复,奢望一轮牛市提前来临并不现实。那么,把防范风险放在首位不失为最佳的操作策略,对于六月份及以后的行情同样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