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虹桥飞北京。
10点钟的航班,飞机滑到跑道又被拖回停机位,机长告知:发现故障,等待维修,旅客飞机上等待。
进入六月,飞机误点成为常态,拿出电脑做功课。
一个小时过去,飞机仍没有动静,旅客开始鼓噪、不耐烦,鼓动更换飞机。
又过一个小时,飞机起飞。
《环球时报》(26/06):GDP超日本是量变不是质变
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2010年中国GDP将超过日本,日本作为世界经济第二大国的地位正逐渐失去。中国人不免兴奋!但应该看到,中日两国GDP的变化只是量变,还远未达到质变的地步。
其一、人均GDP,日本是中国的13倍。 经济结构,日本的第三产业比重达70%,而中国仅为40%,日本的城市化水平更远高于中国。
其二、国家强盛是指综合实力的全面进步。社会进步不仅是经济发展,还包括社会财富质的提升,生民生活质量的改善等。应该关心经济增长背后的东西,如贫富差距扩大、失业农民工增多、大学生就业难等。如果这些问题不能有效解决,GDP数字就会变成虚假的繁荣了。
其三、日本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持了能源消费最小的国家。上世纪70年代,日本制定了《节约能源法》,30年过去,日本GDP增长了100%,而产业部门能源消耗的增长基本为零。与之相比,中国的经济发展却以大量能源消耗、环境污染换来的。
其四、上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每年的科研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将近4%,一直是世界第一,做到了科技为本。
其五、《2009全球各国竞争力年度报告》显示,中国内地排名下滑至第20名。据此份报告,中国大陆在许多领域表现突出,包括国内经济、国际贸易、就业、政府财政、劳动力市场和科研基础设施等;得分较低则集中于:政府效能、企业经营效率、生态环境现状、人民生活质量、真实科研水平等。这些成为未来发展的瓶颈。
转变经济结构,提升软实力,是中国大陆发展中必须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