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球虫病
眼球深陷及显着消瘦,病鱼挺起头部,可看见黄色液体自肛门排出,当压下患鱼胃部,此情况更为明显水塘收集的红虫及玻璃虫,常导致鱼患此病,发生肠发炎,此病颇具传染性,不能用药疗治愈,可从保护鱼着手,避免使用红虫及玻璃虫饵料,捞除病鱼,消毒鱼缸
18、烂肉症
常由一小孔溃烂成大洞,也常被误认为穿孔病。初期用黄药或水族成药(细菌剂),效果不错,若能每日涂抹,效果更好(黄药粉末加一点水成浓液)。末期会烂成大洞,将引发败血而死亡,只能用抗生素救命了(如:氯霉素百公升水加250mg六颗)。抗生素种类很多,如果滥用很容易产生抗药性,造成日后无药可医,所以尽可能不用。
19、穿孔病
通常集中在头部,产生一小孔,并无溃烂,但深及骨骼,而且会传染,死亡率也高,很难治愈。据了解,很多鱼场一发现穿孔病,会整池销毁,把水池放干,洒生石灰,再以福尔马林消毒,然后太阳曝晒鱼池,由此可见其可怕程度。建议隔离,泡细菌用药,尽力而为。
20、头孔病或者是烂身病
我们会发现鱼头上有几粒 芝麻大的小脓疮,或者是鳞片交合处出现红斑,慢慢这个烂的地方越变越大,烂得像爆米花一样。治疗方法,用景裕2号药给它浸泡,4~6天内这个病会治好。这种病的死亡率不高,但治好以后,身体上 会有疤或小孔及生长不正常的鳞片。
21、头洞病
病因:水质不良而引发。缺乏维生素或矿物质。六鞭毛虫与爱德华氏菌侵入感染。
症状:于客头周围会呈现大小不一的蛀洞。
治疗:马上改善水质。并补充适应营养之维生素与矿物质。投予抗生素与抗原虫剂等治疗。
22、胀肚
病因:这种病因为吃的不干净,消化不良,让鱼的肠胃受到感染。
治疗:针对这种病我们下药能达到的效果最多至50%。在发生初期,看到鱼的肚子有不正常的微胀, 这时使用景裕3号药还有机会解决。已经胀得像个皮球,那已经没有办法处理,最好是减少鱼的痛苦,让它安乐死。要避免这种事情,只能在平时给鱼喂食时加倍注意:
(1)不要给它吃腐败、脏的东西;
(2)不要让它吃无法消化的东西;
(3)不要让它吃得过饱。
23、寄生虫
一般是指在鱼的体表上面寄生并且靠吸收鱼身上的营养来生活的小生物。它会使鱼食欲不振,身体发痒,呼吸急促,并且在缸里乱窜,有时寄生虫会咬烂鱼的尾巴或上下鳍的主骨,影响外观。对付寄生虫,可以简单地用景裕4号药打掉。用药四天左右,基本可以把虫除掉,但如果咬烂了主骨变成外伤,就不能改变。
24、条虫寄生症
腹部明显肿大,压之结实,有别于腹水或腹肿胀,内脏易受压迫而失去功能,成鱼易误诊为抱卵。口服肠内寄生虫清除剂,早期发现,治疗容易,虫体过大时有暴腹之可能,若已侵入内脏器官则回生乏术。
25、鞭毛虫病
食欲不佳,鳃部不动,鳞上出现泌血斑点,浮到水面。每公升水加入15毫克的氯霉素及实施水质管理。
26、锚虫
病原体:甲壳类寄生虫。
症状:其头部有一根锚状物,会刺入鱼体,体长约1—2公分,鱼体外观看来,如同长毛一般。和鱼虱一样,都是体表可见的寄生虫,但是没有鱼虱那么常见和普遍。
治疗:处理方式和鱼虱一样。只是锚虫不会像鱼虱一样游动,会固定在皮肤表层,身体深入体表内部。用镊子将锚虫逐一夹出,或置病鱼于比重1.025的海水或食盐水溶液之中,亦可在10公升的水里加50mg的过锰酸钾,也可使用底特松 (药性剧烈的农药)加以驱除。
27、鱼虱
病原体:甲壳类寄生虫,呈圆盘形,直径约5mm,会在水中游动,寄生鱼体,吸取鱼血,同时放出毒液。
症状:致使鱼儿表皮发炎,变红,鱼变的好动,无法休息,鱼鳍缩折,磨擦缸中砂石、装饰物,肉眼可见粉红色中心的小红点。通常是刚买回来的金鱼较常发现,而且很普遍。
治疗:一定要在隔离检疫期间解决它,因为鱼虱的抗药性很强(被训练出来的),用马速展或鱼虱专用水族成药,通常杀死成虫而已,过1—2周之后,又会发现小鱼虱出现。最好的方式是先将金鱼捞出,在脸盆的浅水中,用手或镊子将鱼虱全部夹除,再放置隔离缸中泡杀虫药(福尔马林25ppm或马速展,鱼虱治剂均可)1—2天。每周检查金鱼身体表面一次,有发现小鱼虱,立刻夹除,大约2—3周后,完全没有再发现鱼虱产生,才可放入饲养缸。或将病鱼放入百分之一的食盐水中,经过一、二天便可消除鱼虱,亦可将100公升的水溶入1公克的高锰酸钠,浸浴1小时。除鱼虱要有耐性,没办法一次OK!
28、线虫
此顽疾由白色到棕色的线虫所致,病鱼变得呆滞、消瘦、停止进食,有时可看到线虫悬挂于肛门外对付线虫是很困难的,可采用驱虫剂,但对鱼亦有毒害,最好是移开隔离或消灭病鱼
29、水蛭
细小的腔肠动物,约1公分,呈圆筒状,口腔周围有六、七根触手,会吞食仔鱼。 将鱼移出鱼箱,加高水温至摄氏四十度以上,即可杀除水蛭。
30、蛭
对成鱼不具威胁,但会吃鱼卵和仔鱼。以高浓度食盐水,浸渍鱼箱,并搅拌刷洗底砂和岩石十分钟,即可驱除蛭。
31、钩头虫
少数的钩头虫可能对鱼的影响并不大,但是较重的感染会使病鱼消瘦、肛门发炎、虫卵附在消化管道内,阻塞消化管道此病是无法受到控制,因尚未有药物能影响在肠道内的寄生虫或其幼虫,其预防感染的措失,是停止喂食淡水虾、水虱、昆虫幼虫,并将罹患此病的鱼除去
32、双身虫
症状:肉眼可见灰棕色的虫状生物,常见于鳃的边缘,引发鳃部发炎、缩折及流血,鱼会头朝上不停冲出水面。
治疗:每1公升的水溶入15公克食盐,做短时间浸浴,亦可每100公升的水溶入1公克的叮啶黄素或阿涤平,做长期药浴、浸浴数天
33、休克
这个可以说不是病,但在罗汉鱼身上经常会发生。休克主要因为鱼在活动时猛力碰到硬的东西,这样鱼可能在缸底躺上好几天也站不起来,没药可治。只能在鱼缸里减少硬摆设,而且不要跟鱼太疯狂地玩,这样才能避免悲剧。
34、水痿病
病因:不良水质环境。表体受伤后造成,随后性水痿寄生感染。
症状:表体出现似棉絮状物质所附生。
治疗:加温乃是其中一个好方法。补充抗生素与抗菌剂等治疗,以孔雀绿或甲烯蓝等治疗。
35、脱水病
病因:水质不良所造成。细菌或元虫的混合所侵入感染。
症状:腹部肿大,眼球凸出,或会呈现鳞片竖立如松果状的状况。
治疗:马上改善水质。补充抗生素或抗菌剂等治疗,治疗不容易。
36、表体溃疡
病因:因捕捞运输时或在运输途中所造成伤害。第二次性细菌感染所引发。结合菌等慢性所感染。
症状:表体呈现溃疡伤口,初期呈现丘疹状红肿出血,随后他激变破损溃烂穿孔,逐渐深凹扩大。
治疗:以抗生素或抗菌剂投喂。凝似结核病菌感染之鱼只最好淘汰。
37、结核病
鱼缺乏食欲、逐渐消瘦、背脊弯曲或呈拱形、胃部凹陷、体色苍白、眼球突出及脱落、鳞片缺损、鳃部畸形、表皮发炎,鳍部受传染,长出小结疖,病鱼动作迟缓,游泳不正常只有少数的抗生素具有疗效,如四环素。
38、 瘦病
病因:水质不适宜或不良。饲料不适宜。缸侣不适宜,长期于惊呵及紧迫。慢性疾病所引起。
症状:食欲减退、体色变暗淡、活力减退迟缓不灵活、逐渐衰弱。
治疗:改善水质环境于食饵,并配合营养之维生素。严重消受者,最好将之淘汰。
39、气泡病
鱼体表面或各鱼鳍长出粒状的气泡会逐渐变大,如同水泡一般,得此病会使鱼窒息或气泡栓塞致死。发病原因是水中氧气或氮气过剩,初期仅需换水,则于短期内即可痊愈,严重时,可使用绿F金、硝酸糖棕等水溶液药浴。
40、血行障碍症
血液不足,造成背鳍与臀鳍供血不良,导致细胞坏死,呈锯齿状残缺但不会持续蚀烂,用烂尾病治疗法也不见疗效者。应注意水质情况及寄生虫的问题,于水中加入抗菌剂,同时强化营养,短期内可以复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