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N的若干种“聊法”!



MSN的若干种“聊法”! 

我的MSN上有着老、中、青、幼几代人。大家IM的习惯是如此的不一样。

与老、中同志IM,你发出一句问话,要足足盯着“屏幕”等上几分钟,看着MSN窗口下方的提示:“对方正在输入消息…..”。

然后3分钟,或者5分钟后,一大段的文字“压”了过来,黑压压的一片,要你去断句,标点。面对这样的IM,你要学习的本领是:断句、逻辑,分类,还有耐心。

与青年同志IM,你发出一句话,他们也能及时地回一句话,一句话中加杂着若干个“表情”、“符号”,不是以“摇头的小女孩”的图像代替“不”字,就是以“跑步的小猪”代替“去”字,几乎是边查图像的意思,边理解这句字数不多的短句的准确含义。面对这样的IM,你要休练的功夫是:对符码、图像的翻译与理解能力,以及视力。

与幼年朋友IM,你发出一句话,他们会以三行或者五行来回答你,通常一行就一个字,至多两个字,因为他们不想让电脑那端的你空空等待,先敲上几个键,发出去再说,至于理解,还是误解,那是以后的事了。所以通常就是这样的对话形式:

A:今天在忙什么呢?

B(幼):今天

      :去

      :了

      :趟

      :大

     :讲堂。

 

面对这样的IM,你必须段造自己对于语言的高度组合与还原能力,而且面对不但跳跃闪烁的MSN框,你还得心境平和,不能烦燥。

我一直有种判断,对于新媒体而言,形式就是内容。IM即使是完全相同的内容,以上述这几种完全不同的形式呈现与传播时,受传者的体验、反馈、理解、认知程度是不尽相同的。新的形式,实际上创制了新的内容!

对于新媒体“形式”方面的研究,是开拓新媒体内容生产的重要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