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糊而又宽松的目标


 

 

 

模糊而又宽松的目标

 

喻建国

 

 

“在培养孩子的工作上,我几乎耗尽了自己的精力,好痛苦啊!我该怎么办?” 常有这样的家长来寻求解决的办法。他们为了自己的儿女制定了一个计划:在自己的儿女求学阶段结束时,他们应该成为博士。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他们追求先进的孕期教育,追求良好的学前教育,到小学入学前,又千方百计地择校,寻求各种门路,挤进社会上公认的名校。入学后,每天又要辅导孩子的作业和功课,力求在班级中成为名列前茅的优秀学生。风闻快乐教育可以出良效,实践一下,可又怎么会这么简单,快乐了,学得不好了,不得不又怒颜相向,实在急了,还会动手触及孩子的肌肤。有时还大骂现行的教育制度,认为现行的教育不合理,全是应试教育,若是学校功课少了,又会担心是不是有问题,能不能适应优质升学要求。这些家长除了身体累,更是心累。为了子女的成长精疲力尽,鞠躬尽瘁。

其实为子女定一个比较宏伟的目标未始不可,但是,自己绝对应该了解这样一点:宏伟目标的实现是有一定几率的,作为孩子的家长,绝对不可一定要让自己的子女去实现自己的宏伟目标。按照宏伟目标的实现率约为0.1来看,如果家长一定要让自己的子女实现自己制定的宏伟目标,那就很可能把自己的子女逼疯,也可能把自己逼疯。

为自己子女制定的培养目标应该模糊些,宽松些,有一定的高度就可以了,有许多最终成为顶尖人才的父母,他们早年为自己的子女制定培养目标时,多数都采取了这样的方法:明确有一定高度的模糊而又宽松的目标。

让自己的子女成人以后能够做一个好人,有一定的能耐,居于社会较高层次,生活得快乐些,幸福些,这就是有一定高度的模糊而又宽松的培养子女的目标。好人一生平安,好人不去侵害他人,因此他人也不会刻意去侵害好人,平安是人生中最可宝贵的东西,让自己的子女能够成为好人,就是让自己的子女在一般情况下能够获得平安;能耐是谋生的本领,没有谋生的本领就不可能在现今的社会中生活,因此家长一定要使自己的子女能够获得谋生的本领;社会上有各种层次,居于社会较高层次的理解可以是居于主流社会的含义,也可以是居于某一社会层次中较高层次的含义;快乐和幸福是人的个人体验,也可以是从他人的体验中传感过来的间接体验,只是最终必将仅仅是个体独自的体验。这种体验的获得除了基本物质的条件之外,更多地仰仗于个体心理的健康水平,因此家长要十分注意培养自己的子女能够具有良好的健康的心理状态。

当家长树立了对自己子女的培养目标为这样的目标以后,家长在日常的对子女的学习和生活上的处理和对待上就会出现崭新的局面,在培养孩子的工作上,你不会几乎耗尽自己的精力,你不会感受到好痛苦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