垄断是自然的天性,网络一旦被加上制裁的法则,那么互联网的精神也将消失殆尽
张泳
事件
2009年5月20日,微软在Messenger支持博客中公告,由于美国政府的禁令,公司无法再向古巴、叙利亚共和国、伊朗、苏丹和朝鲜五个国家的用户提供Windows Live Messager即时消息服务。当这五个国家用户登录Windows Live Messenger时,会出现如下错误提示:810003c1:我们无法为你提供.NET Messenger服务的页面。这意味着微软已经关闭了这五国的MSN服务。

在互联网的垄断市场中,微软无疑是笑看风云的老大,控制了全球90%的份额。从微软的windows计划捆绑到“黑屏计划”微软始终扮演着互联网时代最具争议的一个重要角色,记得2006年的7月微软被欧盟重罚3.5亿美元开始,互联网市场就一直存在着一个争议,是竞争催生垄断,还是垄断扼杀了竞争。虽然这是一个看似矛盾的争议,但对于互联网的创新还是很有启发意义的。
一
如果从技术应用角度来诠释提供的产品服务,我们得感谢微软在产品开发创新上的高度,能充将我们带入到一个新的未知领域去探索;如果从用户选择产品的忠诚度来分析,微软这次关闭朝鲜,古巴、伊朗、叙利亚、苏丹的MSN及时通讯服务是对自己在世界网络公众中最糟糕的表现,虽然微软冠冕堂皇的说是奥巴马的一纸禁令,但从互联网提倡的开放,共享精神上,我们发现微软的做法实则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角,如果互联网引入政府的有形调节手段,那么这种调节必将扼杀互联网的健康发展。
仅从人权的角度看:沟通交流是一个人最起码的权利,作为技术提供方的微软居然把用户忠诚的筹码当成大众私有化产物,实在令人震惊,如果作为互联网技术的某一垄断者,可以完全利用自身优势资源,进行垄断干涉,甘愿沦为第三方的“工具”我相信微软不会走得很长远。
二
有msn关闭会不会有windows关闭?
当垄断特别是互联网垄断的某一方面优势资源被放大的时候,危机就会浮出水面。微软今天可以在美国政府的话语中堂而皇之的说关闭上述msn服务是为了配合政府制裁决定,通过经济,军事、贸易等制裁手段转向技术制裁,这是对全世界网名享用互联网技术的严重冒犯。一石激起千层浪广大的中国网名在关注,如果微软引入“政府”这支手来进行市场调节,那么等待微软的将是噩梦一场,有了第一次可能就有更多次,如果哪天美国对中国有摩擦了,微软是否也关闭中国的windiws?答案是未知的,因为以今天微软的做法和在互联网市场的影响力,是绝对不可以惨合在政府的调节中,这样做只会引来更多的互联网民对微软的不满。
三
扩散后值得反思?
微软方面还表示,将不止停止MSN通信上的服务,微软还将断绝与古巴等5个国家的软件和IT相关服务。而目前除了微软之外,谷歌方面也表示已禁止苏丹网民下载谷歌即时通信软件GoogleTalk和谷歌地图服务软GoogleEarth。此外,雅虎以及AOL等美国互联网服务商也有可能采取上列的措施。
如果说是谁触动了网络制裁的蛋糕,我想美国是第一个用政府这支大手来干涉网络市场的,在这中间微软无疑是这只手的风筝,说不定哪天断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