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中国股市分红病:铁公鸡为何常年一毛不拔?


     大陆A股市场正处于股权分置改革后的转型阶段,由完善的分红制度维系的长期投资格局离股民还很远。

  健全的分红制度,意味着上市公司对股东的分红承诺不仅提前公开透明,而且能够保持前后连贯和可持续。没有分红的投资回报,入市资金只能靠博取差价盈利,这只会造成股市的巨幅波动,股市的长期投资价值更无从谈起。
      北大教授曹凤鸣就此建议,A股市场应该建立强制上市公司现金分红的制度。他强调,公众股东并非是公司筹措资金而无须支付利息本金的债权人,《关于修改上市公司现金分红若干规定的决定》的决定,只是号召性的“要求”,而不是强制性的“必须”,现在需要向前再走一步。
      “国外股市尚没有强制分红的做法,分红政策是一种“市场化”的微观政策。来自证监会的外部监督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上市公司分红制度存在的问题。”董登新认为,只有通过“市场化”的自律机制来重新塑造“市场化”的分红政策,从源头上彻底还原中国股市的“市场化”本质,严格依法治市,对不分红的公司让投资者或股东“用脚投票”,让垃圾股真正成为人人唾弃的对象。
  解读:现在人们投资股票主要是想赚取溢价,所以本身上市公司就没有分红的意愿,又加上股民的这一心理,使得分红政策形同虚设。实际上一个健康,成熟的资本市场,资本溢价占收益的一部分,但分红也占很大的比例,而且往往这个比例要比银行利率高许多,这样就会纵容股票投机,赚取短期溢价,同时也使市场上出现巨大的波动,事实上市场中分红应成为常态,成为吸引投资者长期持有公司的砝码。这样既有利于企业的发展,也有利于股市的健康发展,更利于个人理财,分散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