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历史和理论分析毛泽东的国家战略发展(一)


国家战略对全面发展至关重要。从历史和理论分析毛泽东的国家战略发展,是有益。

一,开国五大书记和十大元帅十大将。

从西柏坡到北京,中国共产党中央集体是五位书记处书记。具体是: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

任弼时到北京后,由于革命工作的劳累成积,曾在敌人的牢里受过刑;一九四九年十日在病榻前收听首都北京30万军民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开国大典实况广播。后到国外疗养,带回分离十年的女儿;回国向中央要求恢复工作,主管组织部和团中央工作一九五零年十日登上天安门城楼参加国庆一周年庆典。一九五零二十七日在北京逝世,终年46岁。

毛泽东在一九五五年九月二十七日授予十大元帅,周恩来授予十大将;后有人建议:苏联的斯大林那样,授予毛泽东大元帅。一九五四年九月十五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九月二十日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诞生。毛泽东是否想到进北京的五大书记,说:根据国际国内的经验,这个大元帅我不能要,穿上大元帅的制服不舒服啊!经过讨论,大家认为毛泽东高瞻远瞩、深思熟虑,一致赞同他的意见。接着,毛泽东问在座的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你们的元帅军衔还要不要评啊?刘、周、邓都摆摆手说:不要评了,不要评了。

不评说毛泽东个人的为人。从战略上,论功奖赏天经地义;当平衡全局,需以理服众;个人要以言行给众表率,才能心服口服。

曾听一位老人说过这样一件事:1980版的百元人民币只有四人头像,从审核、批准到印刷、发行,是缺少战略眼光?进京赴考是五大书记,怎么只印四人头像?是对历史不了解?是不尊重历史?要知道:一个国家的货币是国家的形象名片!包含国家的历史、文化,国家的安全、发展,国家的经济、政治,国家的价值观、竞争力,等等。如国家的国旗、国歌、国徽、国都,是立体代表国家形象;从文化方面,具有民族传统节日的凝聚力,具有民众对家的依恋和寄托,也具有国强民富的尊严和共同的认知。

从中,我有幸认识文化的力量:

文化与经济的关系,实际是与国情民情的关系,正如人口、银行的存、家庭、市场消费等;个人曾思考:欧洲工业文明的技术中心到美洲的科技文明的信息中心,中国是否以文化成为世界的中心;根据或理由是:地大物博的自然资源丰富,人口众多的市场消费潜力巨大;实例有相对贫困的中部城市湖南长沙的媒体发展引国内外关注,是否可证明? 

从文化中的语言,海盗文明时,海盗对侵略侵占的国家强行用海盗国的语言教育,形成了联邦制的国家或以一种语言通用的国家;从文化现象和发展规律,应借用中心论、系统论、相对论的方法细论;从当今在国外建孔子学院,客观存在文化的引导?先学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仁礼,再讲义中国传统文化的家和节日文化等;当然需要文化形象和使者的交流,应以理服众,不是强势强迫弱者那样!

二,彭德怀在庐山因一封信退出政坛。

彭德怀在十大元帅中排第二。一九五九月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庐山会议)期间,彭德怀元帅写信给毛泽东,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的错误提出批评,并在中共八届八中全会上被错定为右倾机会主义反党集团的首领,免去国防部长职务。

按历史资料,彭德怀元帅是给毛泽东个人参考,可以说有以湖南湘潭老乡名义向毛主席反应家乡的实际情况。为什么毛泽东把信公开到会上讨论呢?因为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走合作集体化,这是原则;至于其他吃食堂饭和逃荒讨米是地方实行存在问题,特别是在党的主席下面有总书记、国家主席、国务院总理的协商协调和执行;也存在地方干部为晋升浮夸政绩之风。

有人说彭德怀元帅写信给毛泽东而罢官,是因毛泽东的儿子毛岸英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牺牲;因为彭德怀元帅是赴朝出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指挥中国人民志愿军,同朝鲜人民军一起。

从历史事实客观存在,任何人的所说和联想,理应尊重!从客观公正讲,毛泽东把老乡,又是元帅和国防部长的私下信公开,不仅是对当时有人反对合作集体化的原则,需要在会上讨论,尽可能统一认识;更主要是在党的中央和中央政府中湖南人太多,不但会给关注当时中国政局的人事方面是否存在湖南人的中央政府或是湖南人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如进京时五大书记,三个湖南人;如党中央、全国人大、委员长和付委员长、国务院等党政军中湖南人居多;这些是历史事实,是否认同,需要时间、历史的检验,也需要一些历史文献、档案、资料解密来解答。

从人的情,有说毛泽东跟讲一些人私下讲彭德怀的话,可能带个人感情或情绪,不是公开或公共场所之言是不能为凭的;从彭德怀重新工作任三线指挥之一,毛泽东对老乡是有情的;从战略上,没有忘记元帅为共和国奉献的青春,和武将的功勋;在用人战略,国家的重点工程需要什么性格、什么习惯办事、什么能力、什么责任,等,应全局通盘考虑。

三,八大后,毛泽东是党的主席,下有总书记、国家主席、国务院总理。

一九五六十五日至二十七在北京召开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会议选举毛泽东为主席,下设总书记开展日常工作。

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于一九五九年四月十八日至四月二十八日在北京举行,选举朱德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之前是刘少奇;选举刘少奇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宋庆龄、董必武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根据刘少奇主席提名,决定周恩来为国务院总理。

从这些历史资料,有人说毛泽东退居二线,有人说毛泽东以党的主席重点抓干部队伍建设。有人把反右运动和扩大化、庐山会议、吃食堂饭、大炼钢铁、两位青年学生反红楼梦研究权威、三年自然灾害、苏联逼还抗美援朝的债务等历史事件,在社会上造成人员伤亡和一些人遭受不公正待遇都归毛泽东个人;如果从历史的客观公正,造成当时中国社会的历史事实,毛泽东是有责任!主要责任是在用人方面!没有及时调整党、人大、国家、政府的人事安排;也有法定程序和议事规则。全部归毛泽东个人是有失历史客观公正,党内有总书记、人大有委员长、国家有主席、国务院有总理,难到下面没有或不能分担一点责任?何况当时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出现赫鲁晓夫反斯大林,加上苏联撕毁合同、撤走专家;国际上政治孤立、军事包围、经济封锁中国;中国只能走独立自主和自力更生的社会主义道路;为发展经济保障供给,对外贸易方面,1957在广东广州每年春秋两季召开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又称广交会

从法定程序,毛泽东到一些农村做了实地调查,也有身边工作人员的调查报告,还有远方亲人是农村第一线的口述;毛泽东作为决策者之一也只能说:关于解散食堂问题,我一个人不能独自决定,即使要散,也得经中央讨论决定,因为这是关系到全国的问题。透过这段话,我们看得出,实际上,他的内心已经下决心要解散大食堂了。有程序呢,个人可建议,需要讨论、认识,再集体表决通过实行;再讲毛泽东喜欢自由,可集体讨论的保护领导,不得不听警卫的。

对于毛泽东与人私下说的话,是否有当事人佐证,个人不知;从私下话,毛泽东就是党、国家、政府的主要决策者之一,也只有建议权。所以,从建国到毛泽东离开人世的所有失误失策归毛泽东个人承担责任,从历史,从社会,有失客观公平公正。

纵观中国近代历史,用动员、发动、组织、开展人民战争,造就了一位人民的大救星!有陕北民歌《东方红》为证。用动员、发动、组织、开展群众运动,成就了一位民众崇拜的英雄!有湖南民歌《浏阳河》为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