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留学生看中西文化差异


    最近,武巍一直在和几个从海外留学回来的朋友交流,其中有亚洲的也有从澳洲和北美回来的,因为所处的地域不同,接受的文化也不尽相同,所以在行为举止和办事情的方法上也会有些出入,但给我最大的感觉是,他们都存在这对未来的疑惑和忧虑。http://www.chinavalue.net/Article/Archive/2009/6/8/179887.html

    不少的海归在回国后很长一段时间不能适应国内的人际关系,所以觉得特别的累,不是因为工作,而是因为错综复杂的人力资源关系让他们感觉到很疲倦。收到西方文化浸染的游子,尤为明显的感受到当两种文化发生冲击是产生的压力。

    东方人习惯靠心智,靠品行来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西方人习惯借助工具流程话处理组织内部的关系。道理很简单,因为流程是容易复制和控制的。比如,无论多么高精尖的产品,上了流水线,就可以通过普通工人的简单分工文成。http://www.chinavalue.net/Article/Archive/2009/6/8/179887.html

    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因为咨询公司的介入,传统的人事管理开始引入工具的力量。组织重组、绩效考核、人员配置等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在西方管理学的影响下,正在借助各种手段,工具进行。因为进化论告诉我们,人和动物的最大区别是人会利用工具。

    对于智慧的认可,东方人叫“祖传秘方”,西方人靠“知识产权”。东方社会选择家族力量的保护,西方世界则选择社会制度的保护。思维的价值被广泛承认,大体从咨询顾问这一职业的出现开始。

    东方文明是感性,神秘而保守的,曾经在人类历史中创下了难以超越的辉煌,神秘儿保守的,曾经在人类历史上创下了难以跨越的辉煌,神秘莫测,心智的凝结留下了千古难解之谜。

    西方文明则是理性、直接和开放的,在自然科学领域,前任成果的沉淀体现为各种原理、定理,让后人在前辈付出的基础上寻求更好的突破,在人文科学领域,各种理论的影响力在交锋中蔓延、改良。

    封建社会君主制度延续了悠远的年代。皇家继承人严格的培训过程对这种制度的巩固有着不可不提的作用,比如古代中国的太傅制度。但是,君重臣轻的思想禁锢,让这种重视接班人的风气并没有在民间普及开来。

    中国的品德教育中有“慎独”的说法,意思是不管有没有人在场,你都要保持一颗高尚的心,于是不停强调修身、齐家、治国。西方的文化讲究监督机制,给你权利。同时有相应的约束机制。

    各种文化的而形成都经历过时间和考验,无所谓优劣,只是侧重不同。东方文化侧重情和理,西方文化侧重法和制,唯有在不断地碰撞与交融中才能获得升华。http://www.chinavalue.net/Article/Archive/2009/6/8/1798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