谣言传播,怪村民不懂法? (南方农村报)


  文/李清

  近一周来,重庆涪陵区百胜镇近5万农户中流传着一个说法,“超生子女家庭不缴或缴不起罚款,亲戚的银行存款都会被政府冻结,直接划走。”从5月26日起,位于该镇的重庆市农村商业银行的3家储蓄点遭遇挤兑,3天内,估计有几百户农户在银行取走现金200多万元。目前,经政府辟谣,挤兑风波平息。一位镇领导称,村民法律知识欠缺,喜欢以讹传讹,是谣言得以广泛传播的重要原因。(《重庆晚报》6月1日)

  百胜镇农户传播的说法,现在已经被证实纯属谣言。一方面,当地镇政府已经发布辟谣通知,平息了挤兑风波。另一方面,超生子女家庭不缴或缴不起罚款,政府冻结亲戚的银行存款,确实不符合国家相关法律规定。然而,“冻结”谣言能广泛传播,真的只是因为村民无知,欠缺法律知识吗?笔者以为,不能简单地把责任推到村民身上,而应当反思更深层次的原因。

  不妨首先看几则旧闻。去年多家媒体曾报道,为了推进拆迁工作,河南开封市规定,有公职人员家属或亲戚在拆迁区域内的,公职人员要去做动员工作,过期不拆,停薪停职。《江苏法制报》报道,2005年,江苏泗洪县瑶沟乡付圩小学校长宋某,因为妹妹超生,遭到乡里停职、停发工资的处理。也就是说,政府部门推行“连坐”政策,并不是什么新鲜事。既然可以让违法者的亲戚停职、停薪,那冻结、划走违法者亲戚的存款,又有什么不可能的呢?

  当然,百胜镇不是开封也非泗洪,当地政府的计生部门,可能是一向依法办事,不会作出“连坐”举动来。但是,当地老百姓担忧“连坐”,传播有关“连坐”的谣言,恐怕至少说明在他们心中,政府部门的权力很大,甚至可以为所欲为,自己只有听凭摆布的份。而他们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心态,在很大程度上应是受现实的影响。比如从媒体上看到过其他地方的“连坐”新闻,或者当地政府在其他执法场合,采取过一些违法强制措施,让他们心有余悸。

  而就算传播“冻结”谣言,真是因为村民法律知识欠缺,不知道国家并不允许这样做,当地政府也有责任。为什么一个地方的数万村民,都欠缺基本的法律知识,成为集体法盲呢?难道对公众进行普法宣传,不是政府部门的重要职责吗?百胜镇发生挤兑风波,说明当地政府的普法工作,基本上是无效的。现在政府对谣言辟谣了,法制宣教工作仍任重道远。

  总而言之,村民以讹传讹,传播不合法治精神的谣言,政府不能推卸自己的责任,而一味地指责村民欠缺法律知识。须知,村民不懂法,固然对他们自己不利,但这一情况在更大程度上,可以说是政府部门的耻辱,是政府执政的失败。只有政府部门先自我反省并真正重视,在严格依法办事的同时,积极向公众传播法律知识,他们才不会因欠缺法律知识而传谣。倘不吸取教训,今后再有什么“引子”,仍会发生劳民伤财、影响社会和谐之事。

  发表于南方农村报,详见:http://www.nfncb.cn/newsdetail.aspx?newsId=7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