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罪的统计官
鲁宁
不无意外,下周又得出数字----出5月份经济运行的数字。
数字由统计所得,可哪些数字该出,该出的数字“出”多少合适,颇费统计官们心思,有时候,经“几上几下”反复折腾(斟酌修正),统计官们会折腾出心病来。
基层的、地方的统计官还好办些,看拍板者的脸色往上报就是。上头的统计官就会难办许多,数字一经公布出去,白纸黑字,不光国外好事的机构要横挑鼻子竖挑眼,国内的学者、专家、业界人士也会“无是生非”,更有无数识货的网民不依不饶。
人要说一句谎言,一但被听者质疑,通常须再说十句谎言才能加以掩饰。说十句谎言破绽更多,听者疑心更重,没辙,谎言越说越不圆。此乃生活常识。
上头的统计官,有意无意中担当着这般角色。面对质疑,他们除了要自证洁(清)白,还得顾及更上头的面子,以及国家的面子,那叫“政治”。
当代民谚曰:官出数字、数字出官。大意是数字由官儿拿捏,拿捏得法,数字可成为升官的筹码。
不过,数字尽管常常出官,但这等好事通常轮不到统计官,讽刺奚落则少不了他们,尤其在互联网时代。这还算不得什么,更折磨人的是,他们中的许多人,定期接受着人格和心灵的双重折磨,特别当经济危机袭来时。
当然,更让他们难堪并难以自证的并非民间和业界的质疑,而是少数“另类”高官的“横炮”。
上周四,电监会邵副主席----不,现全国人大常委会人口资源环境委邵副主任就打了一通“横炮”。
因为是前电监会副主席----对电内行、敏感还权威,故,邵副主席所打“横炮”杀伤力不小。当然,依他目前邵副主任的身份,说话分量也不轻。
邵在官方会议上“放炮”:“对于发电量下滑和经济增长同时并存的局面,某些地方上报的经济数字真实性值得怀疑。”“最近我走过两个省份,给我的印象是上报的数字都不实。实实在在的两个数字——用电量和运输量,是做不了假的。”
邵打出的“横炮”系“排炮”:“某个西部省一季度用电量下降了9.9%,但经济增长了10.8%,当地解释此现象时表示,经济增长主要是由于灾后重建拉动的......”(笔者提示:循着“灾后重建”这个关键词,各位看官当已经“某个西部省”是谁)。
话到此,邵还不收口:“灾后重建主要是建材,建材主要是钢材和水泥,钢材并非当地主导行业,而水泥用电量也在下降,这和一季度全国建材用电量下降是一致的,我不知道当地到底是怎么增长的?”
话到此,邵还不收口:“灾后重建主要是建材,建材主要是钢材和水泥,钢材并非当地主导行业,而水泥用电量也在下降,这和一季度全国建材用电量下降是一致的,我不知道当地到底是怎么增长的?”
邵以往是否就以“邵大炮”著称笔者不知晓,但电不能储存,拿发电量和用电量来检验统计数字肯定离客观真实最逼近。这也是常识(请原谅,笔者在近段时间的专栏文章中经常用到“常识”这个词汇)。
除了认同发电量和用电量作检验标尺,还有一个运输量也是检验标尺,拿此度量数字准不准,同样八九不离十。只是,铁路、公路、水运、海运、航空货运这些“口子”特聪明----非常时期躲远远的,不掺和数字游戏。
笔者也赞同信心不能跨,但笔者认死理,越是实打实发布数字,提振信心才有坚实基础支撑。
笔者也赞同信心不能跨,但笔者认死理,越是实打实发布数字,提振信心才有坚实基础支撑。
补充一句,有关方面已发话,发电量和用电量数字也要“一个口径发布”。很有可能就从下周公布5月份数字开始......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