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回暖持续性担忧


近日,索罗斯在复旦大学发表言论,认为中国是本轮经济危机中经济恢复最快,而且今后会成为世界的经济引擎.笔者从长期判断来看,中国的经济逐渐成为世界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没有任何疑虑的.但从半年经济刺激过程来看,出现了一些新的矛盾和难题.下半年假如不能很有效地解决这几个问题,中国的经济反复的可能还是存在.

首先,回顾这半年来的经济回暖过程来看,主要是依靠4万亿投资和信贷释放对冲经济下滑的影响.这2方面的对冲效果显然是快速有效的.新增贷款的水平1季度就超过去年全年,而且在4-5月还是保持了5000-6000亿的规模.在这样的流动性释放过程,资本市场成为了最受益的领域.其次,则是房地产销售.PMI也迅速恢复到增长水平.在银根数据即将达到半年的时期,第一轮的刺激模式也基本结束.接下来的任务则更有难度,能否能够长期稳定地可持续发展,则是经济平稳着陆的关键.

银根政策转向到目前为止已经有半年周期,光从银根的效果看,缓冲企业生存难,补充市场流动性的任务基本达到.除了部分出口加工类企业,其他的行业都度过了企业倒闭的最危机阶段.尤其是坏帐可能性最大的房地产行业,按揭政策的松动和资本充足率的下降,都使大部分房产企业躲过了倒闭的厄运.新一轮拿地潮又正式启动.行业的新希望又开始寄托在下一轮硬需求的缺口上.但地价和房价的回暖实际和中国目前的平均收入水平比较,还是高估很远.未来通账抬头的预期和房价回归实际购买力的多空博亦指导着房价的走势充满变数.加上房地产行业的新政策导向悬而未决.物业税,土地新政策,经济适用房,廉价商品房等一系列的政策都迟迟不动.而房产商已经被行业争竞逼到了无路可退的被迫抢地阶段.许多新项目按目前的房价来看,基本都是无利可图.而都是博今后房价再继续上涨,才能有利润产生.就房地产行业来看,房产信贷风险并未消除,而只是延缓了一年左右的周期而已.一旦房产价格继续上涨或再次缩量偏离实际价格.地产行业象去年的无成交状况又将席卷.在目前阶段,银行和房产主管部门的确该主动出击,引导地产企业回归理性,防止地产业再次出现大起大落的投机气氛.

通过半年的流动性对冲后,对实际的经济增长作用并不是很明显.除了国家投入的4万亿项目,其他的行业的经济增长率实际还是处于下滑过程.内需拉动的提升还是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出口的状况也并不是很理想,单纯依靠出口退税的提高拉动出口并不是长远的解决之道.而这些出口类企业对国内市场的开发热情并没有升温,这个过程没有3年以上的周期,任何一家大型的出口生产企业都几乎无法完成.政府对行业的整合则是最有效的一种解决办法.同时也必须配套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加以鼓励.拉动内需除了企业的任务,还有更关键的则是缩小贫富差距.而贫富差距最重要的是依靠财税政策来进行调节,同时农村资产的盘活也是激发农民财产增值的重要手段.而目前,这些核心问题并还没有进入到日程当中.内需的增长则是任重而道远.

最后还又回到了一个老问题,那就是资源价格的输入型通账影响并没有从根本上解除.目前美圆的贬值趋势已经明朗,同时原油,大宗商品价格随之逐步走高.年中的CPI和PPI还呈现通缩状态,实际上就已经要开始提前应对下半年的通账预期.除了部分能源,资源价格的改革方案逐步落实,制造业中心的地位并不能让中国在通账环境下得到免疫.一旦这些资源价格大涨,中国的物价压力,出口压力等矛盾又将暴发.而现在的经济机构调整的步伐显然还没有太大的进展.在没有真正从经济机构上调整到位之前,中国经济仍然需要经受再次的输入性的通账压力的考验.

还有一个关键性的问题是,为了在今年保8%,银根继续维持宽松,国家投入还需要继续增长,财政资金压力越来越大.而地方债却无人问津.明年的资金来源如何解决,后年的资金来源如何保证.这是连续保8%的最大难度.显然依靠调控手段在短期里达到对冲效果是很容易的事情,而从长期看要保证经济结构真正的调整好,让中国经济可持续性增长则是更有难度的问题.

下半年这些矛盾和焦点都会陆续显现.希望政府能够尽早找到应对手段和政策转变来解决.保证中国经济能够真正可持续发展.

欢迎加入本人趋势大师VIP圈子,学习准确的趋势分析方法,把握09年轮动的主流投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