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齐治平”,积极进取,主动延伸


 总结道德教育的历史和许多成功的经验,我们会发现,无论什么样的道德教育理论和方法,要取得实际效果,都不能忽视几个经典的教育方式,即榜样(Example)、解释(说理,Explanation)、劝诫(Exhortation)、环境(Environment)、体验(Experience)。为把握方便起见,可把它们概括为道德教育的五个E (取这五个英文单词的第一个字母)

受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修齐治平的启发,此处再增加一个E,即Extension延伸、拓展),提倡民族文化中所蕴含的一种积极进取、主动延伸的精神。

中华民族在这方面有着丰富的历史积淀。从孔子提出德政、孟子倡导仁政开始,中国就有以德治国的传统,古代的学校教育可以说以德育为主,知识分子也大都遵循着一条内圣外王的道路,所谓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齐治平的要求中体现的是一种积极进取、主动延伸的精神。我们可以赋予这几句话以新的解释:国民素质的基础是公民的道德素质,因此要引导每一个公民都注意诚意、正心、修身;继而谋求职业,爱岗敬业,建立美好的家庭(齐家),同时使孩子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每个公民提高了自身的素质,力求为社会、为国家多做贡献,国家就能兴旺,此即所谓治国;企及未来,中国要成为强国,在多元化的世界中,既要学习别国先进的经验,又要把中国传统中优秀的东西以及后来发展的先进文化传播出去,为世界的和平发展做出贡献,即所谓平天下。正是受到这种有小到大、由近及远的入世精神的启迪,我自然想到了道德修养需要不断延伸或拓展Extension)。

对于这种积极的人生哲理和人生态度,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光大。如果年轻人能以民族精神中的这种积极的人生理念作为支撑,那么当他们走向成人社会中时,有望能抵御环境(Environment)中的不良风气。如果以修齐治平这一传统的民族精神作为奋斗的目标,一个人就会以终身学习的态度去不断完善自身,同时具有主动实践、影响他人和社会的能动性。

  在此用英文字母概述,某些人可能又要反感了。这恰好也说明,从心理感受来讲,传统的本民族的东西青少年也更易于接受、更乐于接受。由此看来,思想道德教育不仅要考虑时代内容,例如促进经济发展及其所需要的品质(诸如效益观念、竞争观念),也需要充分发掘传统文化中的思想道德资源。

 

   节选自潘发勤、陈一平《简析道德教育的几种学习方式》,原载《青少年研究》2009-3p2.

 

其他转载 光明观察  中国学网 四川大学党委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