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往往拿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经济发展徘徊不前,这三十年经济快速发展,来说明公有制不好,私有制好。
同样道理,人们往往拿前苏联和东欧一些国家经济发展缓慢,民生艰难,而美国和西欧一引起国家经济发展充满活力,民生得到较好解决,来说明公有制不好,私有制好。
一些学者声称,人性本私,与之相适应的,只能是私有制。他们说:公有制不符合人性,因此它最终是行不通的。
值得注意到是否,支持私有制的,不乏一些深受敬仰、有良好人品、有强调公平正义情怀的民主人士。
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虽然我们的官方讲话,一再强调公有制为主,但在行动上,他们积极支持私营经济,并把一些国企出卖给私人。他们甚至对土地私有化,也产生越来越浓厚的兴趣。
果真是私有制比公有制好吗?
其一,主张私有制好的人,其一个极其重要的论据,是人性本私。那么,人性本私这个观点,站得住脚吗?未必!人性是复杂的,既有私,也有公,既有爱,也有恨,有时会干一些损人利己的事,但有时也能为了非亲非故的人,而牺牲自我!以人性本私这样一个极其武断,缺乏说服力的伦理观点,来否定公有制,来为私有制扬名,合理吗?
其二,私有制社会,必然出现许多无法解决的问题。如两极分化,使整个社会动荡不安;如为了私人利益不择手段;如使人与人之间的情谊疏远,人们的生活品质下降。以上种种恶果,中国古代社会有过,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有过,现在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都普遍存在着。为什么对私有制的这些恶果视而不见,却无限抬高私有制的积极作用呢?
其三,西方社会这五十多年社会既实现经济发展,又较好地解决了社会公正,这是由于他们实行了私有制引起的吗?这显然是把两种不同的问题,混在一谈了。恰恰相反,一方面由于私有制引发了一起起社会危机,原有的私有制模式无以为继,另一方面由于民主制度的建立,使弱势群体在政治舞台上有了前所未有的表达自己意愿的空间,这导致了西方社会不得不反省私有制的局限性,开对经济模式进行变革,在分配上越来越重视社会公平,在生产中越来越保障劳工的权益。把西方这些年社会发展的成果,归结到私有制本身,既非颠倒黑白,混淆视听?
其四,有人指出,二十世纪中国和前苏联,在公有制上进行了一系列实践,但效果是恶劣的,既无法保障民生,又无法促进经济发展。他们还说,公有制直接导致了大跃进期间饿死了数以千万的民众。他们以这些为由,说明公有制行不通。在我看来,他们这种分析不能成立。因为前苏联的实践,及中国五十至七十年代的实践,严格地说,不是公有制,而是长官经济、官僚经济!真正按排经济活动的权力,在于官僚,普通民众只有服从的权利,没有参与和决定的权力;整个社会的经济管理方式,是用权力去压制劳动者,而不是用人道方式去对待!总之,是假公有制,不是真公有制。而这三十年的国有企业,更加谈不上是公有制,不过是官有制!谁当厂长,谁下岗,奖金工资如何按排,生产如何组织,完全是领导人说了算,职工的主人翁地位不过是一句空话。以假公有制的失败,来论证公有制的优劣,分明是牛头不对马嘴!
其五,我想指出的是,当前的中国学者,思维过于僵化了。一些人迷信于马克思的经典教条,却不知马克思的许多观点,失之机械,根本无法在现实中实施。一些人判断经济模式优劣的标准,仅仅是经济发展,完全置人的价值于不顾,置公平正义于不顾,严重走火入魔了。一些人全盘照抄西方文明,他们看到司法独立和普选政治的价值,是有见地的,但他们却把西方的私有化,也一股脑儿地搬过来,则显然是没有道理的。西方的私有化,已经给西方民众带来深刻的灾难,我们不能效仿。在中国这样一个国家,一方面是资源有限,另一方面是人口众多。要实现民众幸福,国家繁荣昌盛,社会和谐,只能实行公有制,倡导不同民众之间的合作,倡导条件较好的个人帮助条件较差的个人,倡导条件较好的地区帮助条件较差的地区。私有制只能使资源越来越集中到极少数人手中,只能使资源越来越集中到极少数地区,这使多数民众的生活得不到解决,从道德而言是不人道的,从社会发展而言最终引发社会危机,陷入一轮又一轮的改朝换代的历史轮回之中,使国家富强成为一纸空文。
在我看来,重要的问题,并不是公有制本身不好,而是应该实行什么样的公有制;而是哪些东西应该公有。在我看来,土地,河流,海洋和矿产资源,是大自然赋予每一个人,赋予每一种生物的,应该公有,任何一个人不得占有己有。农田水利设施,应该公有。公园,大学,医院,交通,等等与公众切身利益紧密相关的,应该公有。同时,公有的方式,最大程度地考虑到不同地方的特点,最大程度地考虑到不同行业的特点,最大程度地考虑不同民众的特点。给每一个成员以选择适合自己的生产方式的自由,对贡献较大的成员以更多的奖励,同时又倡导合作,保障公平,照顾弱者,避免两极分化。只有这样的公有制,才能得到民众的欢迎,才能给社会以活力。
我想强调一点的是,公有制的实行,与人的道德素养,是分不开的。我看到,论坛里虽然有一些人口口声声说公有制好,但他们往往满口脏话,撒谎成性,迷信强权,蔑视人权。这样心灵干瘪的人,是不可能推动公有制的建立和发展,而只能起着败坏公有制的存在和发展,利用公有制为自己谋取私利。能够认可并推动公有制的人,必然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必然乐善好施,必然对他人的苦难有深刻的同情心,必然对自由有深刻的热爱。在宗教和道德尚未得到充分发展,在人的道德和心灵素养尚未得到充分提高的情况下,即使靠强力勉强建立起公有制,也难以得到持久。
天下为公,大同社会,是中国古人早已有之的美好理想,亦是西方先人早就有之的美好理想。相互合作,相互支持,相互帮助,使人类文明之路越走越宽,使人类的生活越来越美好。让我们始终怀着天下为公的信念,继续探索公有制的道路,告别伪公有制,告别低劣粗糙的公有制,告别自私自利、惨酷无情的私有制,致力于建立一种既尊重个人特点,又相互帮助、彼此合作、资源共享的公有制,在我们这块土地,建立起一个幸福安康、团结友爱、繁荣昌盛、的人间乐园!
私有制真的比公有制好吗?
评论
5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