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7月1日起至今年年底,包括世界遗产殷墟在内,河南安阳市所有景点将对持有外国护照的游客免费开放。“为什么只对外国旅客免门票?”安阳市旅游部门对外公布这一消息后,引起社会各界质疑。安阳市旅游局相关负责人首次对外做出回应称,这只是为了吸引游客,“想办法挣外国人的钱”
安阳旅游局这一内外有别的措施,被很多人指责为崇洋媚外。综观网友对安阳旅游局此举的质疑,一言以蔽之:洋人免得,我就免不得?在笔者看来,公众心理敏感、反应过激,与其说是眼气外国人能免费出入中国景区,倒不如说是在为国人无法在家门口享受这种免费待遇耿耿于怀。
对这一顺理成章的诘问,安阳旅游局给出的说法是:免费后激增的游客会加重景区运营成本,还会给景区和景区内文物造成安全隐患。乍看之下,该解释不无道理,但是,景区目前的免费力度是否足够大?游客数量是否达到饱和?我看未必。原因很简单,如同安阳旅游局试图通过向外国人免门票带动景区周边消费一样,虽然很多景区已意识到门票收入不是旅游产业获取效益的唯一途径,但多数景区依然死死抱住高门票不放,即便向游客免费赠送旅游券或门票,数量有限不说,往往还要附加“旅游淡季使用”之类的限制条件,门票免费力度相较于公众需求,无异于杯水车薪。
景区虽有挥之不去的公共、公益产品属性,也有拉动周边相关产业消费的需求,但囿于现实,我们不得不承认景区门票对国人全免尚有难度。不过,“洋人免得,我就免不得”的追问声中所显示的公众对景区免费的诉求和饥渴,却不能置若罔闻:无法做到对国人全部免费,请尽可能地为国人多免费;不是不能对外国人免费,关键在于要建立在给予国人充分优惠的前提下,毕竟景区是中国的景区,景区建设花得是国人的纳税钱。
敬请登陆个人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