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源“管理学”》之:中国古代管理思想——先秦时期的管理思想(十)
续上篇孔子的管理思想
(二)以“义”约束人们的思想行为。孔子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他认为只要国君以道德教化来治理国家,百姓就会象群星环绕北极星一样拥护他。孔子提倡的“义”有四条要求:一是当政者要行为端正。他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二是当政者要“见利思义”。三是对百姓要用“礼、义”去教化,“上 好礼则民易使也”,“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四是要“举直”,孔子说:“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以道德为内容,以教化为形式,是孔子对于管理学的深切感悟,我们尚且摒弃孔子所主张的管理的阶级属性而不言,对照现今的管理实践,我们依然发现,道德教化在管理理论、管理实践活动过程不可违避的事实。
因此,因社会、国家管理的政治属性局限,任何一种管理思想,在研究与运用的过程中,对于适用的对象、适用的领域,是不能混为一谈的。如,孔子的管理思想绝对适用于企业及其组织管理,但却因无法跨越国家管理的阶级属性而遭历史以来不同程度的质疑。(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