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克尔·杰克逊的巨额债务怎么来的?


(注:此文发表后,有人表示不同意见,认为杰克逊的债务是因为他把钱捐出去了。其实并非如此。毫无疑问,杰克逊是个大慈善家,总计捐款达数亿美元,但是他的捐款多数是以义演、募款的方式进行的,并非直接来自于他本人的收入。此外,需要明白的一点是:一个人是不可能借钱捐款的。换句话说,捐款是不可能使人负债的。)

 

很多人疑惑,全球卖出7.5亿张唱片、一次巡演就能入帐千万美元的迈克尔·杰克逊,一个人就是一部庞大的挣钱机器,据估计总收入约为7亿美元。为什么竟然积累起天文数字的巨额债务?其实,在体育、娱乐等行业,明星挣钱多而负债也多,并不罕见。负债的原因,也比较类似。而杰克逊则不幸把文体明星们常见的负债原因,都几乎占全了。

 

文体明星的债务危机,第一位的原因,多是因为花钱大手大脚。这听起来匪夷所思。一个人单凭消费就能欠下数以亿美元计的债务,对普通中产阶层来说,的确难以想象。幸好,2006年在一次试图扭转自己形象的电视访谈中,杰克逊在镜头前现场示范了一次如何花钱:在十几分钟里,他一个人买空了一家工艺品店,百万美元一下子就出去了。包括十几万美元一套、宝石雕刻的国际象棋,买了一套,再订不同花色的另一套,真有“鼠标买俩,左手一个右手一个”的风范。至于出入必是豪华飞机,供养一个庞大的个人生活服务团队,到全世界最奢华的角落不停度假等等,这些“日常”开销轻易就累积至天文数字。2005年的娈童案中,杰克逊的前任会计师作证,说杰克逊一直入不敷出,每年亏空2千万到3千万美元。

 

大手大脚是明星的通病。以《狮子王》和《英伦玫瑰》赢得大量中国歌迷的英国歌王艾尔顿·约翰,宣称“作为单身男人,我就是爱花钱”,曾经花20万美元购买鲜花,又嗜好收藏豪车和珠宝。他后来承认,自己90年代末时,每个月亏空2百万美元。在1999年,他终于陷入危机,不得不向一家投行借了4千万美元来还债。又比如美国说唱乐开山之祖MC汉默,喜欢养赛马,还供养着一个庞大得“足够入侵瑞士”(VH1频道评论员语)的个人服务团队,1996年不得不宣布破产。

 

文体明星容易养成挥霍的习惯,我以为,和他们的职业比较重视所谓“人气”有关。人气越高,通常意味着收入越高。但追求人气也容易使人变得虚荣和炫耀。极端的例子如美国乡村歌手威利·尼尔森,他甚至对自己的歌迷提出的金钱帮助的要求,也会慷慨答应。以至于总是有许多“歌迷”追随、守候他,却不是索要签名,而是索要一张支票。同样,一代拳王泰森,也经常把购买的豪车,大方地送给只见过一面的人。泰森2003年破产,最后沦落到拍成人电影还债。

 

明星的第二大财务杀手,便是失败的婚姻。杰克逊和猫王女儿离婚的代价,至今不为外人所知,但可以合理猜测会被分走数千万乃至上亿家产。他的第二次婚姻,也在1999年解除。事实上,娱乐圈的婚姻,稳定性普遍很低。虽然多数名人有婚前协议来保护财产,但分手费仍会相当高昂。若在子女抚养权、婚内暴力、婚外情等方面打起官司,那就更成了烧钱的黑洞。在这方面,泰森又是失败的样板。在两次离婚中,他都因婚内暴力或者婚外情而不得不支付巨额赔偿。

 

这就关联到了名人财务的第三大杀手――和性有关的官司。文体明星既然人气高昂,又多金帛,难免风流不断,太容易卷入有关是非。有些时候,是明星自己不够检点;也有很多情况,明星成了别有用心者的牺牲品。杰克逊就深陷于数起娈童案。最早1993年的一桩案子,杰克逊付了几百万美元让对方撤诉。这其实是一个不明智的开头,等于诱使更多的人来告诉。2005年娈童案,杰克逊选择了对簿公堂,最终被判诉讼不成立。虽然此次诉讼的律师费也花了杰克逊数百万美元,但长远看显然是一个更好的结果。相比之下,泰森的麻烦就大得多。他被控强奸结果罪名成立,职业生涯最好的一段时期不得不在监狱中渡过,由此带来的经济损失数以千万计。

 

经济合同和欠税纠纷,是文体明星经常卷入的另一种官司,也是一大财务杀手。明星由于习惯受到各种“优待”,在处理合同时,不容易把对手看成平等伙伴。稍不遂意就甩出大牌脾气,跳出合同。经济纠纷由此频生。例如2005年,身心俱疲的杰克逊应邀巴林二王子阿尔·哈里发之邀,去巴林度假并接受了其大量金钱资助。但后来哈里发提出希望杰克逊出唱片和自传时,却遭到拒绝。于是巴林王子提起诉讼,要求赔偿7百万美元。最后杰克逊还是赔钱和解了事。类似地,女影星金·贝辛格曾答应出演一部电影,后来又反悔,被制片商告上法庭,一审判决她要赔偿810万美元。这直接导致了她在1993年宣布破产。幸运的是,后来她上诉推翻了一审判决。至于高额欠税,在明星当中也不罕见,泰森就欠下了一千多万美元的税款。

 

如果以上是明星负债的起因,那么,过度借贷,则通常是让文体明星财务危机积重难返的最后一个陷阱。作为“财富高净值”的个人,文体明星们常常是投资银行家们“喜爱”的客户。杰克逊一开始陷入危机时,美洲银行就安排了一笔私人交易,慷慨借给他1.4亿美元还债。这笔债务在两年后就变成了2亿美元。

 

有趣的是,文体明星的债务很少有来自于投资失败的,虽然也有少数反面例子像钟镇涛。这可能因为明星自认不懂商业和金融,从事投资时反而比较谨慎。一个很有说明力的事实是:最近爆出的历史上最大“庞氏骗局”华尔街麦道夫案中,受害者里基本没有文体明星,反而都是些投资界的老手。好莱坞受骗最多的不是演员,却是老谋深算的导演斯皮尔博格。具体到杰克逊,他在商业投资方面简直就是个天才。1985年他用4750万美元购下ATV公司,包括了披头士音乐作品的版权。10年后,他把其中一半权益出售给索尼,就收回了9500万美元。人们认为,今天他剩下的一半权益价值,便足以还清其债务。更不要说,杰克逊身后相当一段时间,他自己的音乐版权仍然会持续不断地带来每年数以千万美元计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