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期间,我获得了一次珍贵的学习机会——学校让我去参加“小学生经典阅读指导研讨会”。这是一次盛大的聚会,全市有数百名老师到会,会程也安排的满满当当的,是难得的一次学习机会,极具吸引力。我从开幕式一直“跟”到活动小结、曲终人散,全程学习让我学到了很多很多。
一直以来,我都以为自己很重视孩子的课外阅读培养,从一年级开始就让孩子们看课外书,还经常到学校图书馆借书给他们看。看到孩子们争抢着、认真地看得津津有味,我的心满满的,觉得自己做得挺不错的。通过这次研讨会,我才发现自己做得远远不够。
首先,要让孩子真正“阅读”。孩子读书的兴趣是激发出来的,看书不能仅仅局限于“看”的表面,阅读后,要知道书本写了些什么?能学到什么?可是,有些孩子一天要看好几本书,简直就是“走马观花”,没有真正地阅读。
其次,要让孩子有选择地读。孩子在每个年龄段都有不同的阅读能力和阅读兴趣,比如一年级孩子比较适合绘本阅读,多为童话书,二年级孩子则可以阅读以文字为主带绘本的书,逐渐高些年级就可以阅读全文字读本了。提示,对于书本的可读性也要做选择,比如,在国内外具有一定影响力的读物通常比较适合阅读,是值得推荐的。
再次,要让孩子进行阅读交流。我让孩子读书,往往是读了就是读了,以为读了就是积累,读多了就好,没有组织什么阅读交流。现在发觉,这样的思维是不正确的。阅读,也是需要交流的,只有交流地阅读,才能真正实现进步。
通过这次研讨会的学习与交流,我受益匪浅。我决心要改正不正确的阅读指导,纠正不良的阅读习惯。下学期,我将开始调整班级阅读系列活动的内容与形式,初步设想是一个月上一次导读课,既训练自己的导读能力,也让学生减轻阅读压力,“每月一读”即可;一个月开展一次读书会,交流读书心得,加深阅读理解,共享阅读乐趣。以前有一位家长跟我讲,他每次都会把孩子要读的书先读完,再给孩子读。当初我以为他说得有点“夸张”,但仔细想想,确实需要这样的阅读,老师或家长只有在读过孩子读的书之后,才有“资格”跟孩子交流、教育,“师生共读一本书”很有必要。
有句话说的很好:“爱读书的孩子不一定是成绩最好,但无疑是有发展前途的!”我希望我的孩子们不仅成绩好,也能成为有前途的“读书人”,我也愿意用自己的努力,用书润泽孩子的生命,让文化升华孩子的人生!而我的生命与人生也会因此得以润泽和升华。
参加阅读指导研讨会心得体会
评论
8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