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9月,中国企业评价协会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了“2008中国企业自主创新TOP100”评价工作。活动组织者通过R&D能力、生产制造能力、价值实现能力以及组织管理能力等四大类指标,评选出自主创新百强企业。
我国企业正面临着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从中国价格到中国价值的发展的重要起始点。目前,在国内评选自主创新企业,对推动企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立和完善有利于自主创新的制度与内在机制,探索不同类型企业创新发展的有效模式,引导和带动广大企业走自主创新之路,促进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有积极的意义。
但是,看到获奖企业名单之后,产生了一些个人疑惑。在已经公布的自主创新百强名单中,国有企业的比例超过了70%,其中,机械制造类国有大公司占据相当比例。我认为在评选结果中,有两点值得商榷。第一,中国的创新型领域是否主要集中于制造业?第二,中国的创新型企业是否主要集中于国有大型企业。
经过仔细研究相关的评审报告,对评审标准有以下的看法。
第一,对于创新的部分硬性定量指标,绝大部分都有体现。R&D研发投入强度、获得知识产权情况、自主研发项目成功率、新产品情况等指标都是衡量企业自主创新的主要定量指标,在已有的评审体系当中都有体现。
第二,定性指标比较全面。相对于定量指标而言,国内外对于创新企业的定性指标的意见更加不统一。但是本评审体系涵盖了领导创新欲望、创新文化、创新激励机制、组织机构之间的联系以及员工培训等,能够比较全面的从定性的角度理解企业的创新管理情况。
然而,本评审指标体系也有自己的不足点。
第一,评审指标忽略了行业差异。
原因可能有两条:
部分指标有局限性。评审体系中的第二类指标——生产制造能力中的生产设备的先进水平、技术工人的结构分布、先进制造技术的应用等皆是针对传统制造业企业。从而反映出组织者对于创新的理解还是局限于制造领域的技术创新,对于目前活跃在国民经济中的新兴经济体关注程度不是很强。
行业之间的权重没有把握好。因为在不同行业之间企业创新的衡量指标是不能一刀切的,只能通过人为地设立模型,进行数据转化,来达到减少行业差距的目的。可以猜测评审组织者并没有有意识的修正行业差距。
以上两点,直接导致了创新企业榜中没有集成电路、互联网企业入选,环保、生物医药、通信等领域企业也极少。
第二,部分指标与企业创新的关联度及可衡量性不是很高。
我们评的创新奖,所有的指标应该都与之挂钩,并且有较明确的可衡量性,使得指标的价值更有意义。但是像企业市场地位、企业销售收入、产品营销费用等指标并没有与企业创新有直接的关联度,而且企业市场地位,产品营销费用不具有可衡量性。
第三,缺乏部分的衡量指标。
一套全新商业模式的本质是创造全新的价值,既可以包括提供全新的产品、服务,也会伴随着全新的资金运作流程、生产组织运行方式和新的市场开拓。商业模式创新已经成为企业创新中不可或缺的内容,如果在评审体系之中增加适当的权重,评审结果的参考意义和对创新及创新产业的把握会更强。
2009-07-19 | 由“精密院”模式到创新型园区建设
2009-07-01 | 用商业模式改变世界
2009-05-26 | 我对自主创新的理解
2009-04-18 | 寻找全球新兴的科技创新中心
2009-04-08 | 重视技术创新 推动花卉产业壮大发展
2009-03-30 | 硅谷与中关村的三螺旋创新模式比较
2009-03-20 | 将中关村建成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意义重大
2009-03-09 | 访LEDENGIN创始人阎先涛
2009-03-03 | 硅谷访问斯坦福咨询教授王捷
2009-02-25 | 从硅谷到128号公路,再到中关村
2008-06-02 | “2008硅谷指数”带给我们更多的创新启迪
2008-01-18 | 在斯坦福大学的演讲全文
2009-06-01 | 十二五期间中国应向规制型政府转型
2009-04-29 | 改革开放是要把政府打造成有限政府
2008-08-29 | 改革开放三十年与中关村(九)
2008-08-06 | 反垄断与自主创新
2008-06-17 | 与余红艺副市长对话——如何打造宁波高新区的特色
2008-06-16 | 对话安徽自主创新
2008-06-13 | 思想解放是合肥实施自主创新战略的灵魂
2008-05-23 | 产业主导权与企业自主创新
2008-03-25 | 关于中关村20年
2009-06-17 | 什邡将在灾后重建中实现产业提升
2009-06-15 | 经济危机下,中关村是硅谷的亮点
2009-06-13 | 补助从制造方向消费者转移
2009-06-03 | 朝鲜核试验降低了核门槛,危及了核和平
2009-05-08 | “后危机”时代的中国策略
2009-05-05 | 中关村如何实现产业创新
2009-02-24 | 参加硅谷指数发布会
2008-08-30 | 奥运后体育要实现民营化
2008-07-30 | 改革仍需持续30年
2007-11-02 | 能源产业要着眼于市场化、民营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