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说自话的影视模式


自说自话的影视模式

丁启阵

 

上一篇帖子说到中国大陆影视作品正面反映国//党军队抗日的话题,有朋友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台湾拍摄的抗日题材影视作品是怎么样的?

这实在是一个有意思的问题。可惜的是,我自己对此也是一无所知,没有办法做出解答。但是,按常理推测,如果台湾国//党执政时期拍摄过抗日题材的影视作品,大约会是以歌颂国民革命军将士的英勇善战为主旋律的。

我想起了十年前在韩国首都汉城(现在改名为首尔)参观过的“韩国战争纪念馆”。据说,这个纪念馆是世界上以战争为主题的纪念馆中规模最大的一个。纪念馆共有护国追悼室、 战争历史室、6·26战争室、海外派兵室、国军发展室、大型装备室、露天展览场等8个展览室,可供游客参观。我最感兴趣的是,其中的“战争历史室”。因为,该室对发生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初的朝鲜南北战争——即我们所说的“抗美援朝”——有较多的介绍、展示。时过境迁,展室内介绍、展示的具体内容我已经记不清楚了,只记得这样两点:一、展室内介绍、展示了许多韩国方面获得“大捷”的战役。这些“大捷”战役,都是我此前闻所未闻的;我们中国人所熟悉的战役,比如上甘岭之类,是完全看不到的。二、我们的“志愿军”被称作“中共军”,“中共军”并未被怎样丑化,只是都处于韩国军或联合国军枪口所指方向,正在以闻名于世的“人海战术”发起冲锋。我相信,任何一个中国人,参观过这个展室以后,心里都会产生出迥异于参观我国同类纪念馆的感慨的。

究其原因,无非是:每个国家的历史展示都是从自己的角度和利益出发的,都会选择有利于自己一方的东西进行展示,即使是同样的东西,也会以各自的角度、观念进行截然不同的诠释。这当然是无可厚非的事情,任何纪念馆,或多或少都负有向本国百姓灌输某种理念、宣传某种思想、维护国家利益和民族颜面的使命。通常情况下,把两个国家的介绍、展示加在一起,才比较接近历史的全貌和真相。

我一直认为,国家级纪念馆介绍、展示的时候,自说自话,把政治宣传、教育的意味弄得很浓厚,并非明智之举。因为,这样做会使本国民众无法了解事情的真相,不利于融入国际社会。

其实,影视也是一样。自说自话,政治色彩鲜明的作品,固然可以让一部分本国民众看得很过瘾,很解气,直至如痴如醉。但是,在旁人和敌国看来,那很可能只是莫名其妙的自得其乐——刻薄一点的说法是:意淫。如果有谁不相信,就去看一下近期热播的电视连续剧《我的兄弟叫顺溜》。不动脑子,看着玩是蛮好的。但是,稍微动一下脑子,就会发现,剧中充斥着正面人物令人生厌的自吹自擂,漏洞百出。这样的片子,外国人是不可能有兴趣看的;即使勉强看了,也只会觉得,中国是一个患有严重自恋、自大狂病症的国家。长期的自娱自乐,自我陶醉,必然导致这样一个后果:越来越不了解自己的敌国。等到冲突出现、战争爆发的时候,就会措手不及,被动挨打。

退一步说,大量的经费、资源用于制作这一类自说自话的影视作品,也是一种浪费。可以肯定,这一类作品是不可能走出国门,不会给国家创造分文外汇收入,也不会推动文化观念向别国输出的。好莱坞大片、韩国影视作品,之所以能动辄横扫全球票房,能在许多国家形成流行时尚,是因为他们不那么自说自话,他们的东西,别的国家的民众也能看得懂,接受得了。

                                                     2009-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