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管县”之巡按督察制


  “省直管县”是近年行政体制改革中颇受关注的热点。省管县”也是国家“十一五”目标之一。从1992年起,全国13个省市已陆续开始试点。近日,国家财政部又颁发《国家关于推进省管县财政改革意见》推进“财政省管县”改革,为此项全面省管县铺路。

  但“省管县”一直没有相应的管理制度推出讨论,

  众所周知,政府权力组成的两个方面:人权和财权。现在的基本形式是党委管人、政府管钱。省、市、县三级政府的管理,县委书记、县长虽说是省管干部,但基本的选拔任命权在地级市委,省委一般就是在市委决议的推荐名单上签个字。打个比方,假如省委看中甲,欲提为县长,结果市委有意见,考察意见给个差评不上报推荐,把乙丙推荐给省委,结局是:一、省市互相扯皮、拖着不办;二、省委强行任命,跳过市委;三、县人大搞跳票,省委、市委任命的县官让你选不上,让你带一辈子县长(这是严重的政治事件,政治风险相当的高。“民主集中制”的直接体现方式,上级党委任命、下级人大在任命的范围内选举,上级任命的人选不上是政治事件,代表提名没机会)。县级都是从副县提上来,副县不是省管干部,省委知道谁优谁劣?这就是所谓的“县官不如现管”。

  省管县与省市县三级政府的对比:

  优势:

  财权

  当今的财政管理用八个字表述就是“全面抽血、集中输血。”下面的钱上去流程是省抽市、市抽县、县抽乡、乡抽村,村刮老百姓;向上越滚越大。上面的钱下来流程是市刮省、县刮市、乡刮县、老百姓基本看不见;向下越滚越小。省市县集中使用,基本集中在城区建设,大部分群众是无法享受发展带来的好处。

  省管县将减少市级政府,避免财政资金集中与地级城市建设,使资金能够基本回补到本县域。各地级市建设的如何如何漂亮,偏远百姓如何如何艰难不必多说。

  人事权

  省委直接管理县级政府,便于上下信息畅通,减少市级政府把持地方的机会。

  精简一级政府的人事编制,减轻财政负担。

  难题:

  1.庞大的市级组织机构人员去向问题,建立怎样的退出机制,才能把这部分人妥善安置?

  2.省管市都有心无力,现在突然多出这么多直管单位,省政府能不能实施有效管理?

  3.是否会出现市级政府为精简,省政府越发庞大的“倒金字塔”现象发生?将来副书记几十个、副省长几十个,省长不认识县长情有可原,如果正职一把手连副手都认不全那就笑掉大牙了!!!

  建议:

  建立巡按督察制,即撤销地级市,改设地级中央派出机构——巡察委员会,负责原市域范围内各县执政全过程的监督稽查,直接对中央负责,通报省县两府。

  机构设立及职责:

  1.政策研究室:调查研究地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现状,分析评估本地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的得失;调查研究地域政治、经济体制改革中的重点和热点问题;调查研究地域精神文明建设、法制建设过程中的重点和热点问题;向省县两府提出施政建议;评估省县两府施政成果,向中央汇报。

  2.纪律监察室:负责地域廉政建设,负责原市反贪局工作;负责原市纪律委员会的工作;对地域县府执政过程进行监督稽查;对县域官员任职资格进行审查。

  3.审计督察室:负责对地域县府及各单位、国家和地方重点工程进行审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