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实际可以说是对前面所述的总结。
秩序是我们世界的本质,我们无时无刻不处在一定的秩序之中,她是我们的主宰与上帝。如何把握它呢?
我再重复一遍,人类永远也无法完全把握秩序。这是人类的一条永无止境、没有终点的路。我们能做的,就是了解秩序的属性与运行规律,然后遵循一定的原则。只有这样,上帝才不会惩罚我们,才会微笑。犯点错,也不至于引发很严重的后果,收益总是大于代价,我们才可以不断的尝试与试错,从而找到前进的路。
首先,作为一个人、一个个体我们该遵循什么原则呢?
大家可能都有相同的经历,父母、领导、长者语重心长的跟我们说,做事先做人。可是如何做人,各有各的说法,甚至完全相反,有些,干脆就没有后文了。
如何做人,实际就是我们如何把握我们与身边的人如父母、上级、同级、下级、兄弟、陌生人等等的秩序。
美国密西根大学爱克斯罗德组织了一场计算机竞赛。这个竞赛的思路非常简单:任何想参加这个计算机竞赛的人都扮演“囚徒困境”案例中一个囚犯的角色。他们把自己的策略编入计算机程序,然后他们的程序会被成双成对地融入不同的组合。分好组以后,参与者就开始玩“囚徒困境”的游戏。他们每个人都要在合作与背叛之间做出选择。最后竞赛的桂冠属于其中最简单的策略:一报还一报。爱克斯罗德又举行了第二轮竞赛,特别邀请了更多的人,看看能否从一报还一报策略那儿将桂冠夺过来。这次有62个程序参加了竞赛,结果是一报还一报又一次夺魁。从这个实验我们得到一个让我们鼓舞的好结论,那就是:
好人,或更确切地说,具备以下特点的人,将总会是赢家:善意的;宽容的;强硬的;简单明了的。
巧的是,当笔者看到这篇文章的时候,掩卷沉思,惊喜的发现,自己正是遵循这个原则。在家庭里与家人相处、在企业里与员工想处、与朋友相处等等。至今,自己觉得一切关系还算正常。
尽管能给我们启发,但是只要稍作思考就会发现,以上原则明显的不足以处理复杂的社会秩序,要形成好的秩序更是独力难撑。
凭自己对秩序的了解与思考,笔者补充一些原则。
真实、真诚、善良、追求、创造美、好奇、不损害他人、思考、爱、自律、简单、尊重规则、虔诚的信仰、勤奋、知道敬畏。下面我分别作一些简要的论述。深层的逻辑,留给读者们自己去思考。
1. 简单。
如果你喜欢看关于中国文化、中国人的书,这几句话应该不陌生:看不懂中国人,中国人太复杂,难以了解中国人。我们复杂在哪里呢?有一点很明确,这里的复杂与聪明、智慧是毫无关系的。
让外国人、自己同胞觉得“看不懂”,在笔者看来非常简单。
第一、 撒谎、欺骗。用比较专业的话,就是隐藏自己的信息,不如实的显示出来。世界、社会本身就是个信息不对称的系统,我们的这种行为,进一步加剧了我们社会的信息不对称状态。看看我们身边的同胞吧,普通的、身居高位的,学历低的、学历高的,当官的、从商的、做学问的、田间地头的、流水线上的等等。个人性格、出身、经历、教育水平、地位有着天壤之别,然而撒谎就是他们的共性。李宗吾的“厚”可以用在这里。高深莫测、胸有城府也可以。
信息不对称会带来许多非常严重的问题。阻碍我们社会的进步,阻碍我们制度的变迁、阻碍博弈良性的进行、阻碍秩序的上行、浪费我们的资源、让我们的社会成本居高不下等等。有兴趣的可以看看诺斯的书。
第二、不择手段、无视规则。这个我就不说了。李宗吾的“黑”可以用在这里。
他最大的危害就是让博弈很难均衡,制度也难均衡、让秩序异常的复杂,结果呢,很简单,集体无理性。
身边总是不乏这样的人,绝对称不上聪明,但却一点都不简单。
为什么说他不聪明呢?1.学历不高,小学、甚至初中;2.学习、接受能力差;3.应变能力差,一件简单的事都处理不好。4.环境感知、适应能力差,不能根据环境的变化适时调整自己的行为。
为什么说他复杂呢?1.谎话连篇,跟你请假说老婆生病了,实际呢,可能是昨晚通宵上网。2.懒,能不做的就不做,能推给别人的就推给别人;3.马虎,敷衍了事。4.不听劝告。5.占小便宜;6.不守规矩,不遵守制度,迟到、上班睡觉、借人家的工具不还、擅离岗位、早退;7.不乐于助人,对别人的困难视而不见。8.背后论人长短;9.缺乏宽容,无论是利益、还是情感。10.总是对他人过多的要求,却不反省自己。等等。
对这一类人其实很简单。遵循爱克斯罗德告诉我们的原则就行了。
然而还有另一类人,既聪明又复杂。他们往往是精英,是主流。看看我们的官员、学校里的学者、企业家等等。他们的复杂才是我们从古至今最大的问题。
所以,笔者斗胆说一句,中华民族的崛起,从变简单开始。要爱国,从让自己简单开始。
2.真、善、美
这是一句很简单也很古老的话,然而,却蕴含着很深刻的哲理。无论你用什么理论去分析,像博弈论、诺斯的制度变迁理论、笔者的秩序论等等,他都是可以让我们受益匪浅的原则。我们只要遵循这条简单的原则,世界会美好的多,我们也会幸福得多。
真是指真实、真诚。是不是觉得我们这个世界充满了谎言与虚伪。最简单的来说,我们社会的交易成本是不是很高呀?制度成本是不是很高呀?最糟糕的是形成这样一种秩序——“假”成为个体最优的策略,理性的选择。
善就是善良、善意。“将心比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古人劝我们“勿以恶小而为之”,实际就是叫我们遵循善的原则。
善的本质是什么呢?就是不要损人利己。想想看,如果我们每一个人都不损人利己,尽管还是有问题需要解决,可是这个世界是不是美好多了?
遵循善的原则,我们就会出现如下景象。
人家不愿意搬迁,就不会把人家的房子用挖掘机扒了,把人家痛打一顿,把人家关起来。
救灾款就会到灾民手里。
不会任人唯亲,妒贤嫉能。
不会在牛奶里掺三聚氰胺、大米里掺沙子,病猪肉当好肉卖、新房子不会倒塌,不会才住几个月就到处渗水。
老师就会关心学生,而不是只关心自己的“前途”、“前途”。
就不会索贿。
警察就不会严刑逼供、弄出人命。
医院就不会乱作检查、乱开药。
就不会有人偷、抢。
就不会有在地震中不堪一击的学校、楼房。等等。
实际,社会上许多问题,原因很简单,我们在做之前没有问自己:我是否违背“善”的原则。至于为什么“善”被抛弃甚至抛弃的如此彻底,就非常复杂了。不是这里讨论的。
这里的美与艺术无关,与行为有关。柏杨写过一本书《丑陋的中国人》,与书里的行为相反的行为,也许就是美得的。
看看我们身边丑的行为吧。
一堵白色的墙,给你涂上“办证”几个大字。
楼道里贴满了小广告。
公共场合吸烟。
大庭广众之下,相拥热吻,当所有的人透明。甚至未成年人都学会了。
随地吐痰。
乱扔垃圾。
公共场合大声喧哗,图书馆、餐厅、咖啡厅、西餐厅等等总是可以看到放肆的笑声。
争先恐后,不会排队。
不知道别人的隐私为何物,有人在看医生的时候,总是喜欢围在周围,唯恐别人插了自己的队。
太多了。
丑不只是丑,有碍观瞻而已。更重要的是给我们带来了不快、痛苦与权益的侵害。
为什么美难见呢?学校、家庭教育是个问题。看看我们的教育大纲里可有行为习惯、规范课的课时呀。另外,现实的“丑”的世界的同化、潜移默化作用,土壤是这个样子,能结出什么好果子吗?说专业一点,叫做坏的秩序的稳定性非常好。
3.尊重规则。
这里的规则是指正式的规则,尽管非正式规则的影响要远远大于正式规则,然而,我们只能讨论正式规则。包括制度、法律等等。
中国是个对规则极度忽视的民族。这是我们的基因,可惜,这个基因不是个什么好东西,很要命。
规则是什么?实际最终就是一种秩序。人类社会想要建立一种秩序,建立规则,无论是正式的还是非正式的,毫无疑问是最快的、成本最低的办法。
杀人偿命。不许行贿受贿。不能抢、偷、盗。总统必须由选民选出来,不能自封,而且只能当多少年。只有法官通过审判才能给人定罪。不能侵犯他人的权益。不许超速行驶。不许闯红灯。等等,这些规则如果我们遵守最终就会形成一种好秩序。
不遵守规则,秩序如何建立?
金刚石由碳原子组成,规则就是碳原子不能乱动,只能在自己的位置上。于是就有了璀璨夺目、我们梦寐以求的钻石。如果碳原子不守规则呢?一团碳而已。
发动机不是这样吗?我们的宇宙不是这样吗?
驾车,人人靠右行驶,多好多简单的规则,然而我们就受益无穷,如果我们不遵守,会有什么结果?
排队,多简单的规则。不排呢,拥挤、混乱、踩死人、小偷浑水摸鱼、丢东西、受伤、难受、隐私难以保证。
有人行贿受贿,就会有买官卖官,就会有豆腐渣工程、就会有冒名顶替、就会有大骗子、就会有冤情、冤案,就会有民愤,就会有干群关系紧张,就会有国有资产流失,就会有不学无术的专家、教授、就会有官商勾结。等等。
一个人不守规则,问题不大。如果很多人不守规则,问题就来了。看看我们城市的治安吧。
一个普通的老百姓不守规则,影响不至于太大。就算偷、抢,单个事件来看,影响有限。一个精英不守规则问题就大了。看看我们的领袖、官员、企业家、法官、学者、教授、院士,他们不守规则,一个就足可以影响整个国家、成千上万人的命运、巨额的财富,时间可以延续很久。
可惜的是,我们正是这样做的。
好秩序怎么可能建立?
另外,规则对维持一种好秩序的稳定非常重要。有一些秩序很容易下行,尤其是对我们社会有利的秩序,往往是不稳定的。怎么办?建立规则。
社会就像一个多米诺骨牌排列,规则就是在中间放入一些不会倒得牌,因此,整个秩序稳定性变强了,不至于倒一块,全部倒下。
社会就像一杯水,规则就是当有农药滴下的时候,迅速把它清理掉,不至于扩散。一个秩序好的社会,杯子里的水已经变成了油,农药滴下后,根本就不会扩散。
任何一个社会,都会有违规的、违法的、损害他人的行为出现,社会秩序总会面临崩溃的危险,我们只有增强我们社会秩序本身的稳定性来防止秩序下行。只有规则可以帮助我们。
杀人就要偿命,简单的规则。实际从整个社会来看,这是得不偿失的。人已经死了,再杀一个也无法挽回。就像牛奶已经倒了,你把杯子摔了有用吗?可是,我们必须得这么做,否则,很多人会去杀人,秩序就会崩溃。
污染,已经是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原因尽管跟工业社会的发展有一定的联系,但深层的原因正是我们不守规则,办企业的、当官的、甚至整个政府。
再看看贪污腐败、学术腐败,实际都是一样的原因。
我们为什么不守规则,恰恰就是我们早已形成了不守规则的秩序。不守规则是理性的选择。博弈的最佳策略。或者只是一种习惯。
如果我们都守规则,社会要发展就简单多了。我们只有一件事要做:建立怎样的规则?怎么优化我们的规则?
诺斯从交易成本、降低不确定性来分析规则的意义,非常有道理。可以看看。我就不说了。
4.爱
爱,并不简单。有些人从心理、情感、精神方面分析过,什么是爱。笔者不去深究,从行为来看,爱的本质就是损己利人。
看看父母对孩子的爱,用自利是无论如何也无法解释。
恋爱或许只是自利,但真正的爱情就与自利无关了。
对年迈的父母的爱,只是一种付出;
在公交车上,为老、幼、妇、残让座;看到有人落水了,不顾个人安危地去救他;帮助盲人、老人过马路;帮助贫困的学生;对他人伸出援助之手;等等,
都是爱,他们共同的特征就是损己利人,典型的利他行为。
有一首歌叫做《让世界充满爱》,这是一种美好的期望,但这不可能,也无此必要。逻辑上也说不通。有人利他,就必须得有人利己,否则无法继续。
过度强调利他,就会有人以此为手段“利己”。
只要让世界在适当的时候有爱出现就行了。
只要在我们的行为集合中,有一部分是“爱”就行了。
就像在公交车上,你没有必要为任何一个人让座。
你没有必要,把自己的工资全部捐出去。
你没有必要为孩子付出自己的一切。
你没有必要为集体、为国家奉献自己的一切。
爱,本质上就是一种善良,同时也是一种美。根本就不用教的。我们之所以难见“爱”了,同时也看到一些让人痛心的“爱”,恰恰就是教的结果。
一个有爱的世界,是美的。
5.信仰
一个人,没有信仰,人生是残缺的。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没有信仰,是一种悲剧。苦难肯定会如影相随。可以看看各国、各民族的历史,这个道理好像有一定的共性。有信仰,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但没有信仰,本身就是个大问题。
我们恰恰是没有信仰的民族。
我们有祭祀祖先、神灵、菩萨的仪式,总是在某个空间给他们留一个位置,然而,这一切与信仰无关,我们只是在乞求他们保佑我们,赐福于我们。
看看身边的人,忙忙碌碌,殚精竭虑,忍辱负重,求名、求利、求钱,然而,这一切与信仰无关。当我们一旦得到他们,很快就会背弃他,当我们苦苦追求不得,我们一样会抛弃他。
古寺名萨,佛教圣地、道教圣地,香火兴旺,慕名而至者,络绎不绝,然而,这一切与信仰无关。
我们有“孔孟之道”,然而,我们从未把它作为信仰。
什么是信仰?笔者认为信仰就是一种坚持,一种发自内心的坚持,与外界关系甚少的坚持,是一种没有目的、很难说明原因的、很难用理性解释的坚持,一种非常强大的、稳定的坚持。
信仰本身就是一种信仰。
信仰可以是一个观念。像做个好人,不虚度此生。
信仰可以是一项原则。像绝不犯法,尊重规则、不让家人失望。
信仰可以是抽象的东西。像真理、真善美。
信仰可以是一个想象的存在。像上帝、真主。
信仰对个人来说,不同的信仰意义显然不同。然而,也有一些共同点,首先,有信仰的人,行为总会有一些原则,有所不为而绝不会无所不为;其次,信仰会让信仰者从内心产生强大的、持久的动力,某些时刻甚至可能就是她唯一的精神支柱。最后,信仰者一定是有所敬畏的。可以看看爱因斯坦的《我的信仰》。
信仰的存在对一个集体,一个社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意义,首先在于她让我们的秩序变的简单,相同信仰的人,行为会出现相似。从热力学来讲,信仰的形成就是一个“减熵”的过程。而熵值的减小,某种程度上、某个历史阶段实际就是社会秩序的上行,当然,这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对应关系,还需仔细慎重的推理。
其次,信仰增加了我们秩序的稳定性,从而不至于急速的下行甚至崩溃,让一种新的秩序快速的形成,显然从人类的历史来看,秩序的快速改变往往带来的是难以预料的结果甚至灾难。这一点是显而易见的,无需多说。
第三,让我们的秩序上行变得简单,只要改变群体的信仰,虽然这并不简单,然而,比没有信仰的集体,显然难度要少得多。
无论对于个人与集体,信仰有好坏之分,对错不论。就如一个人、一个集体坚信结果可以使手段正确,因此无所顾忌与敬畏,坚信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另一个人、另一个集体坚信只有手段正确,结果才有意义,坚信利己先利人,达己先达人,很明显随着时间的推移,后者很可能要由于前者。
一个以真理为信仰的人,才有可能接近真理。
一个以真善美为信仰的集体,才可能处处见到真善美。
什么信仰会有利于我们个人与集体?这是一个并不难回答的问题。
问题是为什么我们没有信仰?
好的信仰,让我们受益无穷,但首先得有信仰。
用席慕容的诗来结束这一节。
我的信仰
我相信
爱的本质一如生命的单纯与温柔
我相信
所有的光与影的反射和相投
我相信
满树的花朵只源于冰雪中的一粒种子
我相信
三百篇的反复述说着的
也就只是那年少时没能说出的那一个字
我相信
上苍的一切安排
我也相信
如果你愿与我一起去追溯
在那遥远而谦卑的源头之上
我们终于会互相明白
再看看作为一个集体、社会我们又该遵循什么原则呢?
1.自由。
自由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自由,另一方面是不自由。
首先我们说说自由。
自由,是我们人类的追求的目标之一。为什么这么说呢?
我们不去做很深的思考,也不做哲学意义的探究,作为一个个人,自由显然是一种很好的状态。每一个人,对自由的要求肯定不一样。一个普通人,思想自由对他显然没有多大意义;言论自由也只有某些人才能深深感到他的对于自己的重要。但有一种自由,可能每一个人都会或多或少的感觉得到——财务自由。
想想看,你不要为钱操心了,日子会是怎么样?想开车就买一辆车,想吃什么就买什么,想出去旅游就出去旅游,你不必对生存怀有恐惧,你不必担心某一天会露宿街头,只能靠乞讨为生,你不必为五斗米而折腰,你不必担心生病了而无钱治疗。这种状态不正是我们许许多多人一生为之奋斗的目标吗?毫无疑问,尽管幸不幸福,快不快乐,还需要很多东西,但这种状态、这种自由会让我们省去许多烦恼与痛苦。这种自由当然好。没有自由的幸福,那里可觅?
再看看其他的自由。言论自由、思想自由、自由迁徙、自由选择自己的专业、自由创作等等,如果我们能实现该多好。从个人来讲不受束缚,不受羁绊,无拘无束,无论如何都是一件好事。
自由,一定程度上就是幸福、快乐的源泉。
从这个层面来看,自由应该是我们人类追求的终极目标。
自由,同时也是智慧之源。只有在自由的状况下,人类才可以无拘无束的探求自然与人类社会的奥秘,从而发现隐藏在其中的“真理”。人类的历史,实际就是一部探寻真理的历史。人类的历史也是一部不断解开难题的历史。每一次真理的出现、每一次难题找到答案,人类就爬上一个新的台阶。
我不相信一个不自由的环境,真理会涌现;我不相信一个不自由的环境,真理会得到应有的尊重。
没有自由,真相都难以显现,真理只能是空中的楼阁。
没有自由,艺术之花都会凋谢,美从何来?
没有自由,善终究会被窒息。
人类的历史足可以证明一切。
再说说不自由。
人不是生活在一个人的世界,我们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一个群体。许多自由显然是有度的。胡适说过:不自由即自由。爱因斯坦说过:我完全不相信人类会有那种在哲学意义上的自由。
根本就不用思考,有些不受限制的自由不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法律、制度,就是我们行为自由最起码的度。
然而远远不够。我们的自由的度应该比法律走得远得多。
我们不能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损害他人或者集体的利益,不管是合法还是不合法,不管你能否逃避法律的惩罚。这叫自私。
我们不能抛弃应该承担的责任。赡养父母、抚养子女、关心亲人,甚至陌生人。
有些事我们没有理由忘记它。关心国家大事;关心那些处在困境中的人,为他们做力所能及的事;关心社会的正义;对于社会的黑暗我们不能闭上我们的眼睛。
有些规范可能哪里都看不到文字的表述,但我们只有无条件的遵循。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不撒谎、爱护环境、公共场合不吸烟、不大声喧哗,排队等候,不插队,不乱穿马路等等。
有些事我们只有一个选择,那就是去做点什么?见危就得救,见难就得帮,职责内的事就得尽力而为。
为什么?很简单。这种自由最终会让我们不自由。会给我们带来无穷的痛苦。恰恰就是不自由,最终给与了我们最大的自由。
再一次看看胡适的话:不自由即自由。
2. 宽容
许多人都写文章说过宽容的意义与重要性,笔者看来,深度都不够。大多停留在“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层次。宽容的意义远不止如此。
自然界,因为他的宽容,百花争艳,万物显现勃勃生机。
宇宙因为他的宽容,夜晚我们才可以看到美丽的星空。
玻璃,因为他的脆性,经不起轻微的敲击。
钢铁,因为他的韧性,百折不断。
水,因为他的性质,轻易地溶化一块糖,从而变成了糖水。
水,也因为他的不“容”,一块“钠”,丢到水里会爆炸。
树因为他的随风摆动,而不至于轻易折断。
因为宽容,我们的伤口才会愈合。
因为宽容,器官移植可以挽救许多人的生命。
从秩序来讲,宽容的意义非凡。
宽容,让我们的秩序变得丰富多彩,不至于单一,异端可以生存并被尊重。
宽容,让我们的秩序变更加的稳定。
宽容,让我们能摆脱过去既有的秩序,从而有了重新建立新秩序的机会。可以看看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南非开普敦大主教、南非真相与和解委员会主席德斯蒙德·图图《没有宽恕就没有未来》。
讲一个简单的例子。
现在网络已经深入我们生活,已经无可回避了。网络上言论尽管还是有所限制,但已经够自由的了。然而,自由也坏了事。什么样的话都有了,有一类很泛滥,那就是情绪化的话。像白痴、脑残、走狗等等,更难听的都有。笔者也被人这样说过,尽管很少。然而,笔者毫不在意,一笑置之,看他除了这些话还说了什么,有的话也看看,说不定有一定的道理。
当然,如果没有这一类话,网络会变得更可爱。然而,事实就是:他有。如果你一定要去改变呢?能不能做到暂且不说,肯定会有很大的弊端——限制真正的言论自由。
有些事不能改变它,就去宽容他。笑一笑,有时就是最好的办法。
宽容的度在哪里?这个就是个深奥的问题了。
3.维护法律的神圣与尊严
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让所有的成员尊重规则,不能不择手段。这个的意义诺斯已经很好的阐述了,我就不多费口舌了。
我们该怎么做呢?
法律需要解释,但不能让法律就像魔术师手里的棍子,想怎么变就怎么变。
法律,应该是社会保障平等的最牢固的堡垒,没有人、没有任何集体、组织可以临架于他之上。
法律,出发点应该是保障集体的理性,而不是个体的理性。
尊重法律,应该深深地铭刻在我们的脑海,成为我们行为的指南。
4.民主
不说了,见于我的《论民主》。可以想一想民主的反义词,笔者想到了这几个:专制、集权、自私、冷漠、自以为是、狭隘、偏执。
5.教育
这个我不想多说,只想简单的说几句。
教育与学校,不是思想控制的手段与阵地,而应该是自由的标杆。
教育与学校,绝对不能限制思考,扼杀我们好奇的天性,窒息我们的兴趣,而应该鼓励思考与探索。
教育与学校,应该是形成信仰的途径与圣地。
教育,应该让我们懂得尊重规则,了解法律的神圣与尊严。
教育,应该让我们形成好的行为习惯。
教育,应该让我们懂得什么是真、善、美。
教育,应该让我们明白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与义务。
教育,应该让我们明白什么是爱。
教育,应该让我们明白自律的意义。
教育,应该让我们明白,某种程度上我们就是为他人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