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胀预期劫持下,“钱包”遭遇“安全门”!


通胀预期劫持下,“钱包”遭遇“安全门”!

/管益忻

 

2009年上半年,特别是35月以来,受制于天量信贷的助推,7.37万亿低利率信贷涌入房地产市场,酿成了强烈的通胀预期。在实体经济依然并没有真正走出下滑通道,而很多垄断性产业甚至部分三产又抑制民间资本进入的背景下,大量闲置资金进入楼市避险。这种倍受通胀预期催逼而无奈避险的需求,掀起了楼市强烈的反弹风潮,继之,普通民众中的恐慌性抢购态势在全国越来越大的范围内漫延。据统计,上半年全国金融机构个人住房按揭贷款新增量达4661.76亿元,同比增幅超过150%。事实上,处于调整期内的中国经济与当前全民收入的增长水平,与楼市购买力“普遍飙高”的现实形成强烈的反差。故此,我们不得不承认,目前楼市的异常火爆,在少数靠低利率天量信贷“抢地司令”之外,着实正在普通民众中氤氲着,其实是因通胀预期而形成大批民众的恐慌,恐慌,恐慌!

房地产是一个极易使收益向政府高度集中的行业,其中的受益主体以国有企业为主。显然,在实体经济仍然在艰难调整期间,人们的收入水平是根本无以支撑房价持续上涨,若果真以为仅通过对地产业的刺激可完成经济的“速度性增长”,那可真不啻为竭泽而渔,实难持久,将大大破坏正在复苏、基本面向好的中国的民间消费持续、健康式增长的局面,甚至将耗尽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潜力。

试想,假如我们每一个人都为了避免通货膨胀而逃往避险领域,那将会是一种什么样可怕的景象!有句俗话说的好:如果真的到了连一个普通老太太都懂得买房避险的时候,那你买房就肯定避不了险了。然而,即便我们经不起通胀预期那种“狼来了!”的呼喊的折磨,而选择了房产、黄金等等的避险式投资方式,我们的日子,又何谈安舒?殊不知,不论是那种伴随着所购资产价格之一路上扬的信心膨胀,还是被所购资产价格的下跌搞得疼如割肉般的痛楚,其实都在很大的程度上折磨着我们可怜的脑神经。每一天难过的日子,就像过山车一样,时而狂喜难抑,时而惊恐万状。

虽说,对马斯洛的人类五层次需求论并不完全认同,但我还是认定,人生第一位的需求就是安全,我以为,必须安全为天。当然,这里说的安全乃首指财产的安全,以至收入预期的安全。在今天,在各种避险通道都处于极不安全或者极不明朗之预期的现实情况下,我们的钱放到哪儿,都是一件令人熬煎的事!我们到底有没有一种能够更为稳健的方式,以使得我们的现有财产以及收入预期被放置在一个更加安全的“保险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