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产业发展触及爆发点了吗?


 
7月2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确立了八项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具体措施。
其中特别指出,“要降低准入门槛,积极吸收社会资本和外资进入政策允许的文化产业领域,参与国有文化企业股份制改造,形成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要加大政府投入和税收、金融等政策支持,大力培养文化产业人才,完善法律体系,规范市场秩序,为规划实施和文化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对于国内的文化产业来说,这无疑是一场期待已久的春风春雨。从宏观层面来说,拉动内需需要国内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在美国,GDP的四分之一来源于文化相关产业,同时也带动了国家形象的输出。中国在快速崛起的同时,应当有相适应的文化发展和输出。
从微观层面来看,国内多数文化产业相关行业正面临诸多困难,大发展仍需更多政策上的支持。比如创业产业行业如音乐、影视、动漫等,目前中国企业相对实力弱小,行业集中度不高,资本投入量相对较小,因此在同国外的公司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目前的现状是,中国文化创意产业企业规模小,融资难,发展难,导致企业做大做强非常难。尤其是动漫产业,由于产业链形成存在巨大的风险,导致生产成本过高而收益相对较低,中国本土动漫公司不得不充当外资公司的组装工,完全没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究其原因,中国文化产业发展仍存在如下几个障碍:
其一,是政策的开放程度仍旧让许多产业链的企业有所顾虑难以进入。中国文化产业许多资源都掌握在国有企业的手中,而国有体制的企业在竞争中存在着许多的劣势。而民营中小企业难以获得相关的资源,使得企业发展困难重重。不过,目前国内已经开始了政策的变化,比如出版体制的改革,已经使得原有的政治色彩降低,而更多采用市场化方式引入竞争
其二,文化产业还没有建立起相适应的投融资体系,这使得文化产业的资本流动并不活跃,这导致许多企业难以获得资本的支持而快速发展。目前,中国的中小文化相关企业,本身的固定资产投入较小,银行贷款较难,而股权投资的风险相对较高,使得企业融资成为一个关键的难题。
其三,创意文化市场经营人才缺乏。中国并不缺乏创意人才,但是缺乏的是将创意市场化商业化,并且从中获得利润的经营管理人才。过去的几年当中,有包括网络音乐在内的多种经营人才,在中国已经形成了一群有经营头脑的管理人才,但是还需要更多。
转载请注明:来源VCExpres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