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去参加了香港雄仔叔叔故事工作坊,非常有趣!先介绍一下雄仔叔叔:
雄仔叔叔 (香港) ,阮志雄于1994年成立「慢慢走故事坊」,致力探索讲古之美艺魅力和教育牵连。曾到过百计的幼儿园、中、小学讲故事,带创作班,为成人办工作坊。自2001年开始,他的工作延伸至弱智弱能和受精神困扰的学童。他出版过八本绘本童书,并继续于报章杂志书写。2007 年1月迄今,他于香港电台第五台的《床宝故事》节目担任其中一位讲古嘉宾。
他在香港有三种工作坊,其中两个是针对孩子的,和孩子一起创作故事,还有一个就是爸爸妈妈老师工作坊,昨天我参加的就是后者:
随著成长的记忆,人生中慢慢会累积出很多值得细味的经历和情感,只要好好整理,也许就成了属于我们自己一个很圆满的故事。工作坊透过即场实践,与成年人一起探讨跟孩子讲/创作故事的困难,并重新燃起创作和想像的快意,好让日后与孩子合作得以挥洒自如,互相啓迪。
雄仔叔叔在工作坊中一开始就让参与者讲故事来做示范,并进行纠正,如何用简洁以及孩子的语言令故事生动。接着他让我们讲故事,自以为没有故事,他让我们像孩子一样让全身活动起来,让故事从心自然生发,慢慢的发现故事其实却随处不在。一个动作、一个声音其实都可以成为一个故事。
雄仔叔叔还用它给小孩讲故事的视频片段来说明如何用故事来引导和教育孩子,还有如何让孩子加入故事的创作之中,每个孩子都会喜欢自己创作的故事。在用故事引导孩子的过程中,在面对一群幼儿园的孩子时,从为什么怕黑,引起小孩的讨论到最后有小朋友说出我们怕鬼其实是因为看了太多鬼片的结论。还有在孩子加入创作的动物故事中,可以发现小孩能够去明辨表演和真实的不同,还有去判断和提醒伙伴的模仿表演。小孩的世界是纯净的,没有我们大人的思考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而迷失。
雄仔叔叔不仅示范了如何用身体语言尤其是眼神和动作来吸引孩子加入,还举例说明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自然的寓教育于故事,让孩子在故事中去发现,产生兴趣,从而自发的学习,而不是简单的直接用故事说明道理。
在参加这个工作坊的时候,我其实还抱着如何更好的将故事应用于成人世界的目的,最后也确实发现许多故事的技巧不仅适用于孩子,在成人教育的世界同样可以借鉴与应用,不管大人还是小孩,有很多东西是相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