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裸体烟的几个问题


 

关于裸体烟的几个问题
 
 最近,网上关于裸体烟的讨论出现井喷现象,来自《重庆晚报》的新闻:《官员开会改抽裸体烟,谨防被认出牌子》,是源头。本来,我以为,这个裸体烟,是没有商标的,专门为会议特制的一种香烟了,可是,原来不是的,只是把香烟从烟盒里取出,放在一个碟子里而已。这样,的确可以防止被人认出来,成为第二个周九耕。可是,如果有拿着2400万像素的高级相机的记者,给裸体烟来一个特写,也还是能够看清楚牌子的,那么,是不是有关部门真的要到卷烟厂去定制没有印字的100%的裸体烟呢?现在这样的裸体烟,是不彻底的,至多是,半裸体。
 
 有人说,这是网民的少见多怪,原来人家早就这样了,并不是因为周九耕才改变了策略的,有位干部,就是山东的那位姓王的,还说,自己压根儿就不知道周九耕是怎么回事,因为,自己工作很忙,没有时间看新闻。我觉得,这些都不是指摘网民“少见多怪”的理由。我也看到有些单位开会的时候,是放裸体烟的,不仅如此,连有些私人聚会,主人也有放裸体烟的习惯,把香烟放在碟子里,小菜似的,在转盘上转上一圈,抽烟的人“自取灭亡”,省得主人挨个派发,或者扔烟滚到地上了。
 
 现在裸体烟引起网民的关注,说明网民已经看到了网络监督的力量了,虽然有点儿少见多怪、沾沾自喜、小题大做、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冤枉”了部分领导干部,因为,他们“本来”就是这样摆烟的,不存在“伪装”的。可是,这能改变你抽高档香烟的实质么?国家有没有规定,开会要上高级香烟?不是公共场所禁止吸烟么?莫非,会议室不是公共场所?是内部场所?私人场所?现在都是开空调的房间,一人抽烟,众人污染,尤其是对于女性,是非常不尊重的。我们有关部门,能不能就这次“裸体烟”事件,来一个举一反三,彻底杜绝会议用烟?不要纠缠于具体细节上,尤其不要为这样的招待用烟狡辩,还总结出节约会议费用的经验来了,不抽,不是更节约么?更文明么?前几年,有个“基本”的段子说咱们的领导:工资基本不动,抽烟基本靠送,老婆基本不用。前一个“基本”,说明咱们领导的福利好,后一个“基本”说明咱们领导的艳福高,暂且不论,这中间的“基本”,就是抽烟基本靠送,的的确确、真真切切,是存在的,普遍地存在的。因此,有人说,提高香烟消费税之后,高档香烟的销量会受到影响,我一点儿也不这样看。因为,抽的不买,买的不抽。送礼的人,只选贵的,不选对的。越贵,越有诚意。原来,这“送”也是多样性的,并不仅仅限于“送礼”,这会议用烟,也是可以纳入其中的。裸体烟,是部分送,还有送一盒、两盒,乃至于一条、两条的。网上不是有某乡镇,一年领用中华牌高档烟数千条么?
 
 裸体烟,这是会议上的冠冕堂皇的摆设,还有宴会上的呢,还有私人聚会呢。听说有些宴请动辄上万元,我曾经想,都吃什么啊,这么贵?而且,纵然是山珍海味,天天吃,也乏味得很啊,原来,不仅吃,还带呢,赴宴者,每人发两包高档烟,也是打入餐费的。一包80元,两包160元,10人就是1600元,如果是15人呢,只是香烟一样,就是2400元。花公家的钱,不心疼。政府机关,不差钱。美国加州州长斯瓦辛格眼瞅着就要给州府公务员打白条了,因为,预算迟迟没有获得议会批准,州府面临着破产的危险。这事儿只能发生在大洋彼岸,此岸是不用担心的,要不,怎么会有那么多的人报考公务员呢?(七月二日)
 
222004 江苏省连云港市朝阳西路46号华茵办公楼502杨树民 150 6130 6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