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就马英九再选国民党主席一事,竟成为了两岸间的一个热门话题。其实,这是一个历史的必然,无需大惊小怪。因为,马英九的历史使命,就是促进两岸统一,而要推进这个统一的进程,在台湾的现实情况下,领导人就必须拥有整合党、政各方面资源,以形成合力的一种相对集中的政治权力。这是不以什么人的想法、意志为转移,乃至马英九本人愿意不愿意的事,而是岛内政治形势使然,是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使然,是国际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的发展形势使然。
对此,我们不妨略作一点解析:
第一,马英九作为国民党的党员,他就首先必须遵守国民党的党纲、党章。他作为“中华民国”的总统,他就必须遵守“中华民国”的宪法。而国民党是中国国民党,并非台湾地区的国民党,她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这个党从来就是以中国国民的兴衰为己任的,而从未有过分裂祖国的主张。而“中华民国的宪法”,更从来就是一个中国的宪法,其主权是一个中国的主权,台、澎、金、马,只是这个主权国家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所以,马英九有千条万条推动两岸统一的法理依据,则没有一丝一毫分裂祖国的理由;
第二,在台湾,李登辉是个从骨子里想分裂祖国、搞台湾“独立”的人,可是天时不允,地利不许,人和不在其事,他逆天命而为,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最后不得哀叹自己干不成!至於陈水扁从其“台独教父”的实践那里早已明白:“台独”不过是场白日梦而已。他打“台独”、“反黑金”的旗号,外加玩弄“子弹擦肚皮”之类伎俩,都不过是为了愚弄人民,浑水摸鱼,掌权只为自家搜刮台湾的民脂民膏而已!在台湾,经过了李登辉、陈水扁的伤国害民的瞎折腾,百姓由富而贫,早已恨透了“台独”胡为,这便有了民众唾弃搞台独的民进党、拥护主张国家统一的国民党的强烈民意体现,有了马英九和国民党人的重新执政的现实。就连民进党自己若不抛弃台独党章,而是像现在这等扭扭捏捏、藏头露腚、一切为反对而反对、导致言论失偏、自相矛盾、违背民意、自缚手脚,未来恐怕连个反对党都做不好了!这就叫做“山穷水尽”!此时的台湾,促进两岸和平统一就得人心,搞台独就失人心,就是死路一条!“《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是以天佑之,吉无不利。”马英九对此焉有不知之理?
第三,中华民族,自文明始祖轩辕黄帝开国建典、以执道、敬天、爱地、亲民为纲,以人为本、依礼仪教化指导政治以来,在近五千的历史上,虽然有合有分,但分裂分治的时间相对少而短暂,维护一统繁荣的时间较长。所以,中华民族的族徽,就综合了原始部落图腾崇拜之牛、马、羊、蛇、鹿、鸟、鱼、猪、虎等许多动物的基本特征,形成的一种“龙”的形象,它体现了我中华先民在历史的发展进程之中,就是以一种文明、文化为团结、凝聚力量,融合成为了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血肉相连,情同手足的民族共同体。现在,这个民族经过了外国列强瓜分土、杀害人民、掠夺财富的洗礼,早已惊醒、战斗、图强,步上了历史性复兴辉煌道路,她决不会坐看国土分裂的现状无限期延续下去,而团结、统一的心声发自骨髓、血液和心中!当此之际,促进祖国统一者,就是英雄,就受国人爱戴,就会载入史册,流芳千古;谁无端阻碍国家统一的历史进程,就会受国人唾骂、遗臭万年。而促进两岸实现统一,又早已成为只在“临门一脚”之势!对此,国人明白,世人明白,台湾的政治精英马英九焉有不明白之理?
第四,自有人类历史以来,从来都是时势造成英雄。在地球上交通通讯等科学技术发展不足以影响到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全球化交流、融合、并相互影响和制约的时代,一些搞地区独立的英雄就有其产生的土壤;而在交通比较发达,通讯网络技术用之于人类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生活各个方面,全球性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相互交流、碰撞、互补、融合,乃至在欧、亚、美洲出现大规模政治、经济多种形式联合潮流的今天,任何人搞地区独立都已成逆天命的途穷之举。当此之际,在中国台湾,促进祖国统一的历史使命就落在了马英九的头上,这是时势使然,而并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甚至,这也不管他马英九本人原意不愿意!
因为,他既已在台湾执政,就需做出成就才能得人心,才能连选再任,才能流芳於世。然而要做到这一点,没有一条不与大陆紧相联系:
在经济层面,要振兴台湾的经济,特别是在由美国引发的全球性经济危机面前,要使台湾的广大人民增长收入,就必须实现“三通”,开放大陆观光客入台旅游,为陆资入台松绑,签订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这,不是促进两岸统一的具体进程又是什么?
在军事方面军,国共内战造成的两岸军事对抗,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现实上,都没有结束,而只要两岸没有签署和平协议,两岸在法律上就没有结束战争状态。只有采取很具体的一个中国尚未实现完全统一之前的、具有协定形式的军事互信,才能保证台海之间的和平与安定,才能使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互利双赢行动进行得平稳、顺畅。台湾海峡是重要的国际航道,建立两岸军事互信机制、签署两岸尚未统一前的军事和平协议,又是对国际航运安全的重大贡献,对世界经济的繁荣也有着极其重大的意义。更不用说,两岸军方还有着共同维护领土不被强占的一致任务……而要推进这些,则正是朝两岸统一发展的重要具体步骤;
在文化上,两岸都负有继承、弘扬中华文化的历史使命,因为,这是实现中华民族历史复兴的重大问题。前不久,马英九通过对侨界谈话形式讲了个“识正书简”问题,这明显地是对两岸统一文字上的一个深远考虑。不料,竟被台湾深度政治近视眼们乱批了一通,故此,马英九不得不说明本意,并提出两岸合编《中华大辞典》的问题。大约,少数“台独”幻想狂们对此又要喊“卖台”了,不然,他们又如何来表示自己的存在?
在政治上,中国自西学东渐以来,早已被西方所谓各种“主义”标签式的理论搞昏了,而忘记了中国关于“政者,正也”,“以正治国,以奇用兵”理论。其实,任何政治,究其根,都不外乎要治理得社会公平、和谐、民富、国强。所以,这就有了孙中山的重新解释“三民主义”,有了大陆上的改革、开放与思想解放,有了台湾的民主试验……由此而言,在政治上,两岸政治人物都是主张中华民族实现历史复兴的,而无根本性的、水火不相容的不同之处。所缺的,正是两岸之间的高度坦诚、互信、探讨、互动、最后达到互相取长补短以适“中”的措施制定。而要进行这些,则是扫除两岸统一路上的一道最后障碍,比邓小平先生的“一国两治”还要符合民心与社会科学。到了此种条件成熟的时候,两岸的领导人,都不能规避这类问题的商讨与处理。在不能出现两个“国家”领导人的前提下,不以国共两党领导人的身份进行接触、商谈,还有别的更好的途径么?所以,马英九的兼任国民党主席,同样是促进国家统绕不开的一步。不错,马英九曾经说过不兼任党主席的话,我们相信其时这是出自他内心的话,但在实际历史进程面前,他又不得不听命于历史的需要。
是的,任何事物都具有阴阳两重性。集权容易产生政治腐败,但在特殊的历史性社会改革面前,没有适度的集权,社会改革亦会举步维艰。——这也是集权的两面性。
在台湾,人民选择了马英九,从历史的高度上看问题,就是授予了他促进国家统一的历史使命,此可谓之:时也,运也,命也,天命之所致。而天命——人民的意愿,则是不可违的!违者则无异于自我毁灭。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