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辩证法与企业谋划
老子辩证法是老子对世界认识的一种思维方法。这种思维方法贯穿于《道德经》全书,有关论述比较集中地见于第二篇。
老子辩证法概括起来有如下要点;一、世界万事万物都有与之对立的一面,如老子认为美的对立面是恶,善的对立面是不善,即构成我们常讲的矛盾。二、一切事物都在相反的矛盾关系中,相互联系,互相依存,例如“有无相生、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三、一切事物都朝向相反的方向运动,例如有与无、生与死、弱与强、柔与刚等等(《道德经》第一篇、第十六篇、第七十六篇、第七十八篇)。四、人们价值判断以及行为准则,都要反相思考,例如处事要处无为之事,行教要行不言之教。
老子的辩证法是朴素的,然而,它的历史久远,影响深邃,中外哲学界和社会学界都给予了高度关注。
运用老子辩证思维方法,来思考我国企业的现实,的确,企业要做到健康、稳定、快速发展,必须要用辩证思维方法来做好企业的谋划,包括企业战略发展谋划,以及当前经营管理谋划。
建国以来,我国全民企业从无到有,获得了空前发展。然而,发展过快过急,贪求一大二公,结果一段时间之后,反而阻碍了生产力发展,给社会资源造成了严重浪费,给职工带来了极大困难,最终被迫从70年代后期开始了改革,大批国有企业被迫改制,规模开始收缩,从而使不合理的所有制结构得以调整。
集体城乡企业折腾更为严重,就是改革开放以来,也经历了几起几落,同样给资源造成了严重破坏,有限的资金也造成很大损失。
改革开放以来,私人企业重新逐渐兴起,然而普遍缺乏全面而长远的谋划,对国际国内市场的变化缺乏应对策略,因而许多私人企业自生自灭,特别是目前沿海大批的私人企业倒闭破产,纷纷歇业内迁。
以上告诉我们,企业要想获得健康、稳定、快速发展,避免或减少发展过程中的挫折、损失,必须要有近期和长远的谋划。然而,运用老子辩证思维方法对企业的谋划,是非常重要的。
老子的《道德经》本身就是“道”与“德”的相辅相成。“道”生养了天地万物,但它“生而不有,为而不恃”,这就是所谓的“玄德”,老子又说:“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老子还说:“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老子认为,道生万物,德养万物,这样万物才能正常生长、发育、成形、去害、护养、繁复(《道德经》第五十一篇)。这就企业谋划来讲,要讲经营之道,要遵循经济规律的要求,要讲经济效益。然而,与之相辅相成的是,要讲社会道德,或者商业道德、职业道德。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国家,我们更要把经营之道与商业道德结合起来,这样企业就能获得健康发展。
运用老子辩证思维方法,来谋划企业的发展目标,我们就能把企业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紧密的有机的结合起来,从而使企业能够获得稳定的发展。
运用老子辩证思维方法,来谋划企业的发展速度,就能自觉按照客观经济规律办事,按照市场客观要求办事,防止违背经济规律和市场客观要求的主观臆断,这样就能使企业获得快速的发展。老子曾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无为就是不要以主观臆断去干扰客观规律,这样就能无所不为,这里也就是说快速发展不是办不到的事情。
企业实现健康、稳定、快速发展就是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对满足人民生活需要的贡献。企业对此而不居功自恃,那么功绩也就不会失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