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在广州讲了一天的课,参加的人员一半是企业的法人,另一半是财务总监和财务经理。在会后的交流过程中,法人关心的是企业的税务价值和安全,而财务关心的是科目的处理,以及如何按照当地税务机关的要求做好自查,他们更在意的是,税务机关对他们的态度和所带来的风险,而对老板的税务价值如何保护?考虑的很少。
课堂上,我更多讲解的是,某一个税务事件或者税法的来拢去脉,以及这其中可以操作的空间,而不做结论或定论式的讲解,让听众自己来判断,这样的效果会更好。举例说明如下:
如果告知客户,现在可以随便横穿马路,警察不管,采取那种“人云亦云”的服务方式,是对客户不负责任的。有人打个喷嚏,你说他感冒了,按照这种方法进行税务判断,也是不全面的。
医药行业,特别是制药企业,以下几点算是共性问题,属于税务处理的难题,但还是存在操作空间的,这要具体问题,具体对待,运用得当还是可以节省税收支出的。
◆ 聘请专家学者费用的节税处理;
◆ 销售佣金(回扣)的节税处理;
◆ 设立的各种助学、慈善、赞助基金的节税处理;
◆ 业务推展的相关费用的节税处理(如:会议、礼品……);
◆ 制药原材料收购的进项税抵扣注意事项(特别是农产品收购环节)。
相关博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