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源“管理学”》之: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秦汉至隋唐五代时期的管理思想(二十五)
续上篇:武则天的管理方略
(二)打破门阀,广开才路。武则天用人能广开才路,“务取真才实贤”,并委以重任。例如,狄仁杰才学横溢,武则天听后,便委以宰相的重任。由于她任用了一批贤臣良将,因而稳定了唐朝的政局,武则天提倡推荐人财。如狄仁杰推张柬之任宰相。后来张柬之除掉了武则天的男宠——张易之、张昌宗等人,很得民心。张嘉贞本是一个小官吏,由河东采访使张循宪推荐,武则天任张嘉贞督察御史,后拜为宰相。武则天提倡自举并实行试官制度,公元690年,令存扶使十人分巡十道,荐举本道人才,被举者一律考察,称为试官。合格者,再命为正式官吏。第一次提出官吏的试用期制度。此外,武则天浸淫步发展和扩大了科举制。武则天以前没有武举,公元702年,开武举,考武官。为我国的武举制度成型开了先河。(待续)
即便是再武断、暴政的武则天,在人才观上也从不含糊,所以在延续唐朝鼎盛事业的同时也建立了属于自己的帝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