侦探小说:启蒙运动的余响


侦探小说:启蒙运动的余响

陈永苗

“福尔摩斯之父”阿瑟·柯南·道尔诞辰150周年,与雷蒙德·钱德勒逝世五十周年,一生一死本来截然相反,却都一样成了出版商的卖点。国内一些出版社各出了他们的作品。

我敢肯定,喜欢侦探小说,肯定是启蒙运动的余续。科技理性逐渐成为主要的时代精神,甚至取代宗教的趋势形成,以及启蒙运动让每一个人都获得独立思考观察的勇气,是侦探小说成为时尚的温床。

斯密最不情愿的事情,莫过于被人称做经济学家。这是一种耻辱,最不重要的,被当作最重要的。美国股神巴菲特和著名财经人士索罗斯,如果你很有力地恭维他们为哲学家,他们会高兴得哈哈大笑。 著名武侠小说家金庸让自己更得意的是历史见识,而武侠小说让他走向人生的巅峰,是一种他内心的尴尬。都是有心插花花不成,无心插柳柳成荫。

所以我认为柯南·道尔最早写侦探小说,还是启蒙运动的精神支配着。而目的已经被人遗忘,目的是沉重的。而侦探小说的玄妙与惊险,带来的刺激,轻快地立即占据了人们头脑的全部,成为阅读侦探小说目的本身。

在启蒙运动之前,普通人把它的精神能量耗在宗教生活当中,信仰覆盖他的全部生活,并且必须用全身心的力量,来维持虔诚的心理状态。对于启蒙者人来说,这太滥费了,于是他们把普通人从宗教控制之下,从信仰支配之下解放出来。解放出来之后,必须给与新宗教。就像戒毒,要用鸦片替代海洛因。科技理性就成为新宗教,而侦探小说就是这个家族的。

人人都可以阅读侦探小说,把自己当作侦探小说的主人公,参与其中,体验其思维之严密,逻辑之精巧,让自己获得自信。阅读侦探小说,是一次次对自己的夸奖,从而建立起自信心。

从本性上来说,每一个人都无法走出童话、神话,就像人类精神永远走不出前轴心时代的童年。武侠小说是一种成人童话,侦探小说是另外一种版本的成人童话。

文学作品的市场,不在外面,而在于其本身。如果其本身能摄取大部分人的心,吻合最普遍的渴望和恐惧,那么即使作者生前寂寂无名,但是后来会有伯乐,从而成为经典。这样的事情,在历史上非常多。

最大的智慧从来是探索人心的。神学和政治哲学,因为关乎人心,从来是最美妙最深层的学问。柯南·道尔与雷蒙德·钱德勒,写侦探小说取得巨大反响,在于抓住摄取了大部分人的心。伟大的侦探之所以可以令人惊奇地识破罪犯,在于他对罪犯有同情性理解,也就是说他们是另外一种罪犯,内心犯罪而行为没有犯罪的罪犯。势均力敌的敌手之间,肯定是惺惺相惜的知己,只有这样的一方,才构成另外一方的对手,否则是悲叹自己是独孤求败,郁郁寡欢。

伟大的侦探如果不是侦探,那么就是最智慧的罪犯。人的存在形式越往高,好与坏,善与恶,往往距离不远,就一线之隔。到了最高巅峰处,就缠绕在一起,不可分割。做好做坏,为善为恶,在于一念思量。《西游记》孙行者大闹黑风山一节,观音化身变为妖怪,行者看道:“妙啊,妙啊!还是妖精菩萨,还是菩萨妖精?”菩萨笑道:“悟空,菩萨妖精,总是一念。

我们知道,时间向前走,只要一过去,现在就变为记忆,记忆可能失真。法学院毕业出来的学生都知道,法院用证据能证明出来的过去事实,仅仅是法律上的过去事实,并不一定与真实的事实吻合。或许就没有真实的过去或者真实的历史,都是被当下构建起来的。侦探小说体现出来一种努力,可以探索展现过去真实,从而使罪犯无可逃匿。而罪犯正是借助于让时间遗忘过去,扭曲历史来逃避惩罚。

侦探小说这一意图,当然这是一种信仰,一种不可能实现的目标,一种乌托邦。对人自身能力的自大,是可以鼓励人们去探索。人心如何进化,都是小孩,需要夸奖鼓励,才能认真做事。不表扬,人心就涣散了。

但是这样的精神不应该进入权力。也就是说权力行使者,可以是侦探小说的读者,但不应该是侦探小说的作者。不能有一种狂妄自己能摆平过去和历史的能力,应该怀有敬畏和虔诚,相信自己是有限的。权力行使者应该是一个法律人,用程序来实现正义,而且知道自己仅仅是努力实现,努力靠近而已。

深圳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