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投资”的误区
由于“股神”巴菲特奉行价值投资理念而成世界首富,让价值投资成为众多从事投资者的金科玉律,而且价值投资说起来非常简单而容易仿效。但实际上,越是说起来简单的理念,做好的难度越大,做的出彩就更是难上加难,口口相传的一些所谓价值投资理念,其实根本算不上价值投资。
误区一,价值投资就是买蓝筹股。蓝筹股固然业绩相对比较稳定,但正因为稳定,包括未来的业绩增长预期的风险比较低,正常情况下,价值都已经会在股价上充分反应出来,所以也基本上不会比银行利率或长期国债的额外收益可挖。
误区二,价值投资就是捂股。这里面有两个其实非常经不起推敲的证例。一是说美国股市长期看一直是增长的,所以捂股长期看是肯定有赚的,但美国股市长期增长的背景是整个20世纪是美国世纪,如果没有这个基础,股市的长期增长趋势就要打折扣,另外,即使在美国股市里,长期看具体的公司也是风云变幻,那么几十年前的风云公司可能现在早不知道到哪里去了,更不要说能捂出来价值。二是以长期拿万科股票的股东收益翻了几十倍说事儿,但纵观二十年中国股市,又有多少人能有幸拿到万科股票呢?现在你又知道那一只股票会是未来的万科呢?
误区三,价值投资就是选低市盈率股票,一支股票的市盈率高低往往和资本市场对其成长性的判断有关,低成长性的公司市盈率一般会比较低,但这一类公司的股价今天低,以后也很难高,还有一些市盈率低,是因为进入了下降周期,今年的低市盈率,明年可能盈利进一步降低,股价说不定还要跟着降呢。
概言之,价值投资是个具有高度技术性、甚至高度风险性的投资方式,如果能够像巴菲特的那样长期在价值投资模式下维持复利增长,就需要投资者既要有对宏观经济发展趋势的准确把握,又要对具体的公司经营前景具有非常好的预测能力,绝不是简单的几条规则就能够概括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