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产阶级究竟该如何发展


关于我提出的“是否以财产来剥削压迫人是区分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根本标准”这一命题,是我在看一位网友的文章时有感而发的,当时也没考虑到它的严密性,今天经广大网友的参与,我越来越看到它的严密性、科学性,看到它的意义之重大。可以说它完善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众所周知,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私有制的合法化,资产阶级在中国已经逐步壮大,原因是无产阶级在沿着小平同志指出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在逐步脱贫致富。但在脱贫致富道路上,政治上的积极觉悟的引导方面没有跟上,消极的国内外思想充斥了社会,引导部分无产阶级出现了蜕变,出现的资产阶级大部分是部分意志不坚强的致富了的无产阶级蜕变而来。由于受剥削思想的侵袭,加上国外资本的输入,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剥削与反剥削的斗争此起彼伏。国内已经出现了奴隶式的作坊,各私营厂矿接连发生的事故及处理让我们看到了剥削是多么地残酷。官僚腐败到了快亡党亡国的地步,他们只顾个人致富,不顾百姓死活。这些已经远远脱离了小平同志提出的: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然后带动他人共同致富的宗旨。实际上,邓小平理论在此受到了严重挑战。

基于上述原因,无产阶级究竟该如何发展,无产阶级专政这一立国之本究竟该如何维护,已经成为了当今时代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而且也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但问题也同时出来了,那就是致富了的无产阶级还能叫无产阶级么,按照恩格斯给出的定义,无产阶级是靠出卖自己的劳动力生存的阶级,现在的无产阶级已经不是那样了,还能叫无产阶级么。

这也是一个争论的焦点,广大网友就有了两个立场,一个是要求不再用无产阶级一词,改用劳动阶级一词;另一个认为无产阶级有了现代形式,应当对恩格斯的无产阶级概念进行扬弃,给出无产阶级的现代概念。第二种立场正是我的观点,我的理由,一是社会主义社会是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抛弃了无产阶级一词,无产阶级专政就无从谈起;二是无产阶级终究是要发展的,无产阶级将不断地出现新形势新内容,这是坚持发展的观点必然得到的,恩格斯的定义适合他的时代,但现代在无产阶级专政的条件下,在无产阶级不断致富的条件下,恩格斯的定义不再适合了,我们需要有新的适合现代的无产阶级定义;三是简单否定无产阶级的存在不是辩证法的观点,更不符合国家的体制要求,劳动是一个中性词,剥削者尤其现代中国的剥削者,大都是由致富了的无产阶级蜕变而来,他们都是劳动者,他们也会自称为劳动阶级的一部分,从而掩盖他们的剥削实施。因而只能用符合现代特征的发展了的观点对无产阶级进行重新定义。


我没有给出无产阶级的新定义(已有网友根据我的区分标准给出了新的定义),但我给出了区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新标准,那就是把是否以财产来剥削压迫人作为区分现代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新标准。小平同志倡导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但一部分先富起来的无产阶级靠获得的财富来剥削压迫尚未富起来的无产阶级,实际上已经蜕变成了剥削人的资产阶级,这是小平同志在提出它的理论时所没有考虑到的,这种情况的出现,已经使广大群众对国家发展失去了信心,很多人包括党的一些高级官员也失去了建设社会主义的信念,认为国家要变质。这时候不使广大群众觉悟起来,社会的变质就会成为现实了,小平同志提出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就将断送了。

在与网友们的交流过程中,我认真考虑了这一问题,我进一步看到,用是否以财产来剥削压迫人来区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可以使广大的无产阶级提高变质的警觉性,只要用此来区分出资产阶级,认清其危害并与之进行坚决的斗争,那么先致富了的无产阶级就不会变成剥削者,小平同志提出的先富的人带领未富的人共同致富的设想就会真正实现,可以说这一点补了邓小平理论的一个空白,给社会发展指明了方向。

但其中确实也存在一个理论问题,那就是什么是剥削,按照马克思的定义,剥削就是无偿占有他人的劳动,但什么是无偿占有,又给我们出了一个难题。对无偿占有马克思那里是有答案的,他认为工人的劳动创造了剩余价值,这些剩余价值被没有劳动的资本家全部拿走了——即无偿占有了。我们知道,这一点在现代也不符合,很多人在探讨这一问题,对劳动价值论充满了怀疑,有的也给出了新的理论,但都没有好的能普遍接受的答案。有了问题应当允许探讨,不能简单否定,实际上问题是到处存在的,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发展的过程,十全十美的理论就没有什么可发展了。我们是发展马克思主义者,是看到了马克思主义中存在的问题的,但我们对如何发展马克思主义是慎重的。我暂时转了一位网友的观点,他认为清楚区分无偿占有是不可能的,因为这是一个变量,他认为其得到的比其创造的多了,多了的部分叫无偿占有。这一点还不太科学,也不易区分。但他坚持了劳动价值论,并对其进行了部分发展,我是对其精神很赞成的,但其发展还不彻底。这就是说,要回答什么是无偿占有,需要全面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论。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论已经是当务之急了,许多网友都在作这一工作,这意味着新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即将问世。大家不见一些大量沿用西方观点的主流经济学家正在经受实践和理论的批判么,可以说,改革二十几年来的实践已经为新理论的诞生做好了经验上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