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读了林永青先生的 “理解、尊重、与分享 ——对话达沃斯论坛中国首席代表韦瑞龙”一文,感触颇深。实际上,无论是在达沃斯论坛这个国际大平台上,还是在象我们这样一个同时拥有几个国家的员工、从高等学历的高层管理人员到仅有出小水平的中国普通工人的人员不多的跨国公司,人与人之间日常工作中分分秒秒所要经历的就是“理解、尊重与分享”。
作为中国区的总经理,实际上所做的日常工作就是一个搭桥工作。在搭桥的过程中,需要理解中西各方的要求,将各方的要求经过适当的消化转换变成各方都能接受的内容,而在这转化的过程中,就必须在充分理解中西各方的文化背景的基础上充分尊重各方的意愿,从而化解各种矛盾,最终达到分享结果的目的。这些,说起来很容易,但真正做起来却不那么容易。
各种人之间的差异各不相同:
公司外部:中国出口商与我公司英国与荷兰公司的差异各不相同,因为英国人的习惯和秉性与荷兰人的完全不同,因而在处理方法上也大相径庭;中国出口商的学历高低也会导致理解上的千差万别;如何将这千差万别的理解化解成双方都能接受的解释,达成最终的利益分享或是商业目的的共识,实际上就是一个相互尊重的过程。
公司内部:上到有着几十年管理经验的英国和荷兰的老板,下到工厂里只有初小文化水平的中国工人,如何让现代管理制度渗透到每个工人的习惯中去,实际上也是一个在交流中的相互理解与尊重,最终达到共识的过程。
我一直想用简单的几个字来总结出自己这些年来的工作经验,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描述,林永青先生的这篇文章给了我启示,实际上就是在交流沟通的过程中相互理解、尊重,最终达到分享与共识。
我深信,在今后的管理实践中,这经验会反过来帮助我更清晰地处理各种日常事务。为此,我要在这里感谢林先生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