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长江电力看ETF的事件套利模式


   

  我们在“ETF套利的基本模式分析”一文中曾经说过,ETF套利的模式主要有三种,即瞬间套利、延时套利和事件套利。一般说来,前两种套利往往时间很短,而且必须借助于一些辅助系统才能进行,而事件套利则不仅时间往往较长,而且可以不必借助于复杂的系统就可以进行。下面,我们从长江电力因为重组停而引发的套利来看ETF事件套利的模式是如何运行的。

2008年的5月7号,长江电力因为重大资产重组而停牌,时间长达一年之久,而在长电停牌期间,指数也是一路跌跌不休,从长电停牌时的3579.19点一路跌至长电复牌时的2653.78点,跌幅为25.86%,期间最低点为1664.93点,即期间最高跌幅高达53.48%。因此,投资者普遍预计,长电复牌将持续补跌,在这种情况下,利用50ETF的套利功能套取现金就成为那些被困长江电力的机构资金唯一选择。另外,一些投机资金也从中嗅到了利润的味道,于是利用长江电力停牌事件,借助50ETF套利就成了这些投机性极强的资金的一个重要选择。下面,让我们来的看看这二类资金是如何利用50ETF的套利功能进行资金出逃和套利的。

首先,我们来看套现者的做法。那些被困长江电力的机构的做法是,买入上证50ETF指数中的其他49只成份股的股票,然后利用这些股票与手中的长江电力股票进行配套,形成与50ETF指数基金完全一致的一篮子股票并用其来申购上证50ETF份额,申购完成之后随即便在二级市场上将申购来的50ETF份额卖出,从而顺利的实现对长江电力的间接变现。有报道说,大多数持有长江电力股票的机构投资者在其停牌的一年时间当中,陆续的通过这种曲线救国的方式实现了变现的目的。

其次,我们来看套利者的做法。具体来说,套利者有两类,一类是看空的套利者,另一类则是看多的套利者。而这两类套利者区别就在于对长江电力复牌之后的走势的不同看法上。看空者赌的是长电复牌之后将会有较大幅度的下跌,而看多者则认为,随着行情的复苏,长电复牌未必会大幅度下跌,只要其下跌的幅度不超过某一幅度,则看多将会有盈利。具体的做法是:

看空者预先配好50ETF成份股中的其余的49只股票,然后选择以现金14.65元/股(长江电力停牌时的价格)来代替长江电力股票,并以此组合向基金公司申购50ETF份额,然后将基金份额以溢价或者平价在二级市场上卖出。当长江电力复牌以后,这些看空者将按长江电力的复牌价格与基金公司进行最终的结算,多退少补。其赌的就是未来长江电力复牌后的2个交易日内,长江电力的股价低于其停牌时的价格14.65元/股,低得越多,投机者盈利越多;反之,投机者将面临亏损,高得越多,亏损也就越多。

与此相反,看多者则是进行相反的操作来进行套利交易,即看多者在二级市场上买入50ETF基金份额,然后向基金公司赎回。当赎回一篮子股票以后,随即将其余的49只股票全部择机卖出,只留下长江电力股票。这样,当长江电力复牌之后其股价只要超过其停牌价格14.65元/股,投机者就将获得盈利,超过越多,其盈利越多,反之,投机者将面临着亏损,低得越多,投机者亏损越多。事实上,长江电力复牌以后,其走势正如看多的投机者预计的那样,不仅没有下跌,反而还上涨了4.11%,该股盘中甚至一度涨停。这样,这次利用长江电力停牌事件进行50ETF套利交易的行为,基本上就以看多的套利者完胜而划上了句号。至于这些投机者盈利多少,则受其资金规模大小和操作频率多少的影响,资金越多、操作的频次越多,套出的长江电力股票也就越多,其盈利自然也就越多。

不过做空者需要注意的是,按照基金规则,在基金公司接受其以现金代替方式申购50ETF份额起的20个交易日(即4个交易周时间内)后,如果长江电力仍然没有复牌的话,套利者将必须以该股停牌时的价格与基金公司进行结算。换句话说,如果做空者介入的时间太早的话,即使将来长江电力复牌真的大幅度下跌,其也不能获得盈利,而仅仅只是打个平手(当然这里不包括交易成本和时间成本等额外的成本)。这是看空的投机者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